议题解读:《临沭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
2024-01-01 点击数: | ||||||||||||||||||||||||
|
||||||||||||||||||||||||
|
||||||||||||||||||||||||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临沭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起草编制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报告》编制的过程 《报告》的编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抓《报告》前期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以及历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二是抓《报告》编制和衔接。与各镇街、开发区、有关部门进行衔接,集思广益、反复论证、凝聚共识,认真总结2023年的成绩并科学谋划2024年发展思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计划指标体系,认真推敲,精心提炼,形成了《报告》初稿。三是抓《报告》修改完善。先后3次征求了工信、财政、统计、科技、人社、商务、教体、文旅、民政、农业农村、水利、住建等部门的意见,对反馈的意见、建议,我们都进行了逐条梳理、充分吸纳,数易其稿,不断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四是抓《报告》的审定。报告所列数据与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报告的数据保持口径一致,为《报告》的形成提供了坚强保障,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分别听取汇报,并研究通过。 二、关于《报告》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报告》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从稳增长、促转型,产业发展总体趋好;抓项目、扩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补短板、优生态,城乡环境更加宜居;抓改革、促开放,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惠民生、增福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等五个方面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总结。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沭1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锚定建设“强富和美”现代化临沭总体目标,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经济稳中提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现代化强县建设呈现新气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8%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9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5%左右、12%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6.5%左右。 第二部分,提出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高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 第三部分,提出2024年工作重点及措施。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为顺利完成全年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重点提升工业经济体量,壮大现代服务业,做精现代特色农业,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力争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实施好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力争培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以上。二是聚焦扩大有效投资,拓展项目建设新赛道。将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持之以恒加强园区建设,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力争债券额度12亿元以上,入选省级重点项目9个以上,努力招引投资过30亿元、50亿元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到位资金120亿元以上。三是聚焦消费提质升级,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重点努力挖掘消费潜能,不断完善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着力促进文旅融合。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力争网上零售额增长15%以上。四是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展现城乡发展新面貌。将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更大力度推进镇域发展,更高水平提升城市管理,更实举措促进全民共富。争创省级美丽乡村4个、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10个,推广“一村带九村”经验,力争收入过50万元行政村达到50%。五是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迈出改革开放新步伐。重点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构建创新创造优质环境,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强数字城市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开发利用低效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力争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家。六是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将狠抓大气污染防治,狠抓生态保护治理,狠抓突出问题整治。七是聚焦保障改善民生,彰显为民富民新作为。主要是持续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实施39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增供热面积180万平方米,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九连冠”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八是聚焦防风险守底线,构建安全发展新格局。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守牢重大风险底线,守牢粮食能源底线,持续创新社会治理。 汇报完毕,如有不妥,敬请各位领导和人大代表批评指正。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