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旅游>>公共服务>>正文
北纬35°甜 |于家山的家乡滋味,薯乡,薯香!
2023-03-22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whgdxwcbj/2023-0000091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3-03-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北纬35°甜 |于家山的家乡滋味,薯乡,薯香!
索引号: linshuxianwhgdxwcbj/2023-0000091
发布机构: 临沭县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公共服务
发布日期: 2023-03-22

提起红薯,它有着很多的其他名字,比如山芋、番薯、甘薯、红苕等等,这种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范围极为广泛,尽管最初红薯并不原产于我国,但在许多中国人的记忆里,红薯总是会有一席之地。

红薯作为我国农家百姓常见的一道主食已经存在许久,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家家户户几乎没有人一天不吃一顿红薯。那时,红薯还被用来磨粉卖钱,以换取购置化肥、农药和种子的经费,同时,也是给孩子交学费的经济作物。

红薯一直承担着备选“主粮”的使命,时过境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红薯的主食地位已经逐渐被米饭、馒头等精制面食所代替,基本上从中国人的餐桌上退出。

近些年,红薯又重新在城市和农村里“走红”。这也与人民群众追求食品安全,绿色天然的理念所契合,红薯少用化肥,不施农药的特性为它带来了天然的“热度”,人们逐渐把目光重新投向这一颗颗小小的地瓜上。

临沭县青云镇东北部的于家山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薯种植专业村,这个村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把红薯种植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紧抓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好乡村振兴。

来到于家山,你首先会被这座传统的北方村落所吸引:河道穿村而过,房屋大多保持着最初的模样,石头垒砌的墙体,毛草铺就的房顶。在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环境整治后,村民精心装饰改造自家小院,保留传统乡村味道的同时,将整个村子打造成一个生动的红薯博物馆。

在村子里,你一定要尝一尝这里色香味俱全备受游客青睐的地瓜宴。村民还利用传统工艺生产红薯粉条、粉皮;售卖烤红薯、烙制红薯煎饼,包装成旅游产品后到共富商店售卖,人均增收2万元有余。许多年轻的村民还通过外出学习,掌握了地瓜加工新技术,推出地瓜点心、薯条、红薯奶茶等深受游客喜爱的产品。

如今于家山村以红薯地瓜产业为主题,突出生态特色,秉持科学规划,打造成为了一个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的样板村。全村还致力于引进文创教育、艺术展览,开展户外宿营、乡村民宿和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的探索。

与此同时,于家山村传统的第一产业农业也一并进行了发展和升级,红薯地瓜的种植遍布全村农田,做好红薯地瓜文化宣传的同时,还积极开拓乡村休闲研学游。 未来,于家山村将在地瓜书记的带领下,学成归来的鸿雁的指导下,怀揣共同富裕的梦想,建设美丽家园,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着重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形式发展。 一幅农家画,百里乡村诗,今天的于家山,深深吸引了来自附近周边的村民、各地的网红名人、四面八方的游人前来打卡参观。做好文旅事业,助力乡村振兴,重新焕发魅力的于家山村,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创业人才回归乡村,十里薯乡于家山,北纬35°的甜,欢迎您来沂蒙尝一尝!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