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2025年第一季度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 ||||||||||||||||||||||||
2025-01-07 点击数: | ||||||||||||||||||||||||
|
||||||||||||||||||||||||
|
||||||||||||||||||||||||
一、2025年第一季度(1月-3月)气候趋势预测 1月:预计全县平均降水量9~10毫米,较常年(13.5毫米)偏少1~2成;全县月平均气温为-0.5~0.5℃,较常年(-0.1℃)持平。 2月:预计全县平均降水量18~20毫米,较常年(18.2毫米)偏多1成;全县月平均气温为2.0~3.0℃,较常年(2.6℃)持平。 3月:预计全县平均降水量17~20毫米,较常年(24.3毫米)偏少2~3成;月平均气温为8.0~9.0℃,较常年(7.8℃)略偏高。 预计1月上中旬主要冷空气或降水过程出现在9—11日、15—18日。 二、2025年第一季度(1月-3月)自然灾害风险预测 经综合研判,经综合研判,2025年第一季度全县自然灾害风险总体较往年基本持平,不排除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局地可能发生雪灾、风灾、低温冻害、旱灾、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等级依然较高。 (一)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根据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特点分析,结合气象部门2025年度天气预测,2025年全县地质灾害风险形势总体较常年持平,类型将以崩塌、滑坡为主。一季度,受雨雪冻融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我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可能性较小,总体趋势平稳。 (二)森林火灾:2024年汛期雨量充沛,林区植被生长茂盛,近两个月我县天气干燥,未形成有效降水。临近春节,返乡进山人员数量多。农事用火、旅游用火、野外用火、祭祀用火逐渐进入高峰。火源管控难度大。火源防控点多、面广、线长,防火难度大,随着旅游旺季到来,游客多从小路进山,管理难度加大,携带火种很难收缴,火源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检查站工作人员大多年老体弱,不具备巡山护林的的能力,大多蹲守在值班点。对进山人员、火种收缴、车辆进出管控不严。极其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三)林业灾害:主要的林业病虫害1-3月受气温等限制危害停止,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预计3月底会少量发生不会产生大的危害,松墨天牛、双条杉天牛等蛀干害虫及日本松干蚧都还处于越冬阶段,对树木危害较轻。 (四)农业灾害:农业方面,明春重点加强“倒春寒”以及大风、低温、雨雪等灾害性天气可能对养殖业、越冬作物和设施农业带来较大影响,同时防范春旱和病虫害预警防灾工作。春季小麦病虫主要以茎基腐病、纹枯病、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和小麦红蜘蛛为主,当前总体发生程度较轻。春季气温回升快,土壤墒情好的地块预计小麦茎基腐病将呈快速扩散趋势,小麦纹枯病发生接近常年,个别旺长麦田有中等至偏重发生的风险。 (五)水旱灾害:水旱灾害发生可能性极低。水库、河道水势平稳,各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正常,洪水、山洪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当前正是冬季作物越冬期,目前土地墒情总体适宜,农作物生长正常,无旱情。 (六)地震灾害:近期,我县及周边地区没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七)住建领域:1-3月份冬季多冰雪天气,需主要预防极端天气对农村住房安全性的影响,警惕重大暴雪对房屋结构性安全的潜在威胁,做好防护措施。 (八)交运领域:一是大风天气对水上旅游客运影响较大,易造成船舶倾覆。二是暴雨时公路桥梁存在的水毁风险,车辆易打滑,从而诱发交通事故。三是车辆运输的危险货物在因高温、雨水,易发生化学反映,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四是城市公交存在水淹熄火风险。 三、对策建议 (一)地质灾害方面:开展排查,核查地质灾害易发区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地质条件变化,进行稳定性分析。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极端天气及时开展风险研判,发布预警信息,逐步降低地质灾害威胁。 (二)森林火灾方面:严格防火责任落实。压实镇、街党委政府、有关部门、林草经营单位防灭火责任。严格野外火源管控。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巡查巡护和对重点进山入口的检查看守,依法对违规野外用火行为的处罚。强化宣传力度,增密防火宣传警示牌数量,采取短信推送、村居喇叭、检查站录音设备不定时播放等手段,筑牢森林防火第一道防线。开展专项整治、排查隐患,做好重点隐患梳理整改。加大检查督导力度,督促人员全时在位,把防火责任压实到一线,遇到问题及时报告,努力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加强人为火和智障人员管控预防。 (三)林业灾害方面:一是制定全县的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防治方案、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监测预报等工作规划方案;二是进行越冬基数调查,掌握发生基本情况,适时发布预报预警,科学指导防治;三是积极争取防控资金,做好2025年监测、防治各项工作。 (四)农业方面:加强对小麦田间管理,做好小麦冬灌、土壤压实、保苗保墒施肥管理,做好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同时做好麦田抗旱、设施农业和养殖温室大棚抵御大风低温冻害工作。 (五)水利方面:加强水旱灾害防范工作。健全预案体系,严格按照水库调度运用计划做好水库安全蓄水及运行管理工作,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合理调配,按照“先生活、后生产、保重点、讲效益”的原则统筹调度、分配水源,确保现有水源发挥最大效益。加强预报预警和监测预警,全面落实水利工程“三个责任人”,加强应急抢险物资储备,扎实开展防洪检查,持续开展防洪宣传培训演练,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六)地震方面:加强防震减灾应急避难知识科普宣传,注重舆情监测,消除公众恐慌。 (七)住建方面:一是继续完善农村住房安全大排查,对重点安全隐患房屋进行督促整改,该维修的尽快维修,该拆除的尽快拆除,消除潜在危险。二是做好防火防风排查工作,对线路安全性及时组织农户自查,并提前对需要防风加固的建筑物进行维修加固或拆除。 (八)交运方面:结合自建房安全整治动态排查和农村低收入群体房屋安全动态监测工作,对重点安全隐患房屋进行督促整改,该维修的尽快维修,该拆除的尽快拆除,消除潜在危险。 (九)气象方面: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密切监测天气形势变化,加强寒潮、强降雪、低温冻害、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要防范其对农业、畜牧业和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防为主,对车辆、通讯设施等再清点、再检修、再保养,做好值班备勤工作。三是做好其他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