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正文
临沭县2024年四季度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2024-10-09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aqscjdglj/2025-0000023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4-10-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沭县2024年四季度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索引号: linshuxianaqscjdglj/2025-0000023
发布机构: 临沭县应急管理局
公开目录: 安全生产风险防控
发布日期: 2024-10-09

一、2024年三季度自然灾害发生和应对情况

地质方面:2024年三季度未发生地质灾害。

林业方面: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美国白蛾、松墨天牛、日本松干蚧等轻度发生面积2.4万亩,松材线虫病仍未检出。悬挂杀虫灯及诱捕器进行日常监测共监测面积167万亩次,开展了越冬后基数调查及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进行了美国白蛾防治46万亩、松墨天牛飞防6万亩次、死树清理及注干施药防治松材线虫病等。

农业方面:7月8-9日强降水,造成沿沭河青云镇白旄区域北部、郑山街道的牛腿沟区域的低洼积水严重,造成农作物生产异常。通过镇街村居动用机械疏通排水沟渠等措施,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同时对农作物喷施叶面肥、杀菌剂等,减轻积水对农作物影响。

水利方面:2024年三季度无明显灾害发生。

地震方面:2024年三季度未发生地震灾害。

交运方面:2024年三季度有桥梁和路段被雨水冲坏,已对水毁桥梁和路段进行了修复。

气象方面:2024年三季度无气象灾害发生。

二、2024年四季度气候趋势预测

10月:预计全县平均降水量20~25毫米,大部地区较常年(31.7毫米)偏少2~3成;全县月平均气温为15.5~16.5℃,较常年(15.5℃)略偏高。

11月:预计全县平均降水量35~40毫米,大部地区较常年(30.7毫米)偏多1~2成;全县月平均气温为8.5~9.5℃,较常年(8.1℃)略偏高。

12月:预计全县平均降水量11~13毫米,大部地区较常年(14.2毫米)偏少1~2成;全县月平均气温为1.5~2.5℃,较常年(1.5℃)略偏高。

三、四季度自然灾害风险预测综合研判,第四季度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形势总体较常年基本持平,需重点关注寒潮、低温冻害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一)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根据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特点分析,结合气象部门天气预测,2024年第四季度全县地质灾害风险形势总体较常年持平,不易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四季度,受雨雪冻融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我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可能性较小,总体趋势平稳。

(二)森林火灾:今年汛期我县雨水充沛,林区草木植被生长旺盛,重点林区可燃物载量较大。近期气温突降,重点林区乔木、灌木、杂草落叶加剧,一旦发生火灾,强度高、蔓延快,扑救难度大。对即将到来的防火期,森林防火压力不断增大,防火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三)林业灾害:10-12月随气温降低林业病虫害逐渐减少,美国白蛾、杨树周蛾等食叶害虫化蛹越冬没有危害,松墨天牛等注干害虫也相继越冬危害减轻,赣榆县仍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县,相邻夹谷山等区域内有死亡松树,传入风险依然存在。

(四)农业灾害:随着气温的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减少。低温冻害可能会影响越冬作物和设施农业生产。

(五)水旱灾害:气象部门预测,我县第四季度降水与往年持平,局部强降雨导致出现区域性洪涝的概率不高。

(六)地震灾害:近期,我县及周边地区没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七)交运领域:当前进入企业生产高峰期、交通运输繁忙期,各类车辆及人员高负荷工作和冒险行驶发生各类事故的风险较大。进入冬季后,容易出现雨雪冰冻、大雾、霾、大风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对道路交通和水上运输安全造成威胁,出行路域环境畅通保通难度加大。

四、对策建议

(一)地质灾害方面: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一是加强会商研判。密切关注天气、雨情、雪情发展趋势,及时叫应相关责任人。二是做好巡查排险工作。推进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实施台账管理,落实整改措施。三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极端天气及时开展风险研判,发布预警信息,逐步降低地质灾害威胁。

(二)森林火灾方面:一要清醒认识到森林防火形势的严峻性,认真梳理上个防火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隐患,做到预案早完善、隐患早排查、措施早响应,实现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切实承担起森林火灾预防工作职责。二要强化隐患整治,抓好源头管控。针对今年林区植被生长旺盛的实际情况,要下大力气提前谋划、早打算、早动手,做好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开设任务,积极开展清坟头、清地堰、清林缘、清路边等可燃物清理工作,高要求、高质量、高标准清理林区及林缘重点设施周边、重点区域林下、坟头墓地、寺庙周边、林农结合部、山脚田边以及道路两侧可燃物。三要加强设施检修,做好物资保障。今年汛期降雨量大,造成林区各类防火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深入开展防火通道、隔离网、水源地、视频监控、语音卡口、检查站点、瞭望哨等基础设施的调查摸底工作,对损坏设施及时进行维修,做好设施的维护保养,保障防火期正常运行。四要加大宣传力度,筑牢防火意识。积极倡导安全用火,文明旅游,教育引导群众在农事生产、祭祀活动中移风易俗,让林区群众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到进山不带火、带火不进山,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三)林业灾害方面:一是做好监测,完成越冬基数调查,10-11月完成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掌握发生基本情况,适时发布预报预警,科学指导防治;二是做好检疫检查,严格排查松木及其制品,做好施工项目包装材料跟踪监管,三是继续做好死树清理等工作,抓好2025年项目资金申请、准备等工作。

(四)农业方面:关注秋季农作物成熟状况,适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同时加强小麦播种、镇压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确保安全越冬。设施农业方面注意防风加固、增温保暖工作。

(五)水利方面:一是及时监测雨水情、做好水利工程非汛期运行管理工作。水库、骨干河道拦河闸坝开始落闸提坝拦蓄尾水蓄水,加强水旱灾害防范工作。二是健全预案体系,严格按照水库调度运用计划做好水库安全蓄水及运行管理工作,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合理调配,按照“先生活、后生产、保重点、讲效益”的原则统筹调度、分配水源,确保现有水源发挥最大效益。三是根据旱情及抗旱工作需要,适时同气象、水文、农业、应急等部门进行会商,分析研判土壤墒情发展态势,提出相应工作建议及措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六)地震方面:加强防震减灾应急避难知识科普宣传,注重舆情监测,消除公众恐慌。

(七)交运方面:一是加强“两客一危”车辆的动态监控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提醒,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完善应急预案,加强运力调配,及时对道路客运班线、城乡公交发出预警,提醒安全驾驶;对高危线路采取客运班线临时停运、城乡公交班次调整等措施,确保行车安全和旅客安全。三是完善秋冬季各类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全面排查整治公路网风险隐患,加大公路桥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巡查检查力度,及时处置公路病害及附属设施隐患。在危险路段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警示车辆安全通行。加强养护巡查,对路面积雪结冰及时处理,确保通行安全。

(八)气象方面: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密切监测天气形势,加强寒潮、强降雪、低温冻害、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要防范其对农业、畜牧业、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抓好森林防火灭火工作。坚持以防为主,完善通讯联系方式,对车辆、通讯设施等再清点、再检修、再保养,做好值班备勤工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