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健全全民急救体系的建议》的答复 | ||||||||||||||||||||||||
2025-07-23 点击数: | ||||||||||||||||||||||||
|
||||||||||||||||||||||||
|
||||||||||||||||||||||||
尊敬的马晓晴、孙凯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全民急救体系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县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全县目前有医疗卫生机构414处,其中医院11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01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处。医院中,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3处,民营医院二级医院2处、一级医院6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处,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门诊部、诊所和卫生所(室)108处,村卫生室271个,其中中医特色村卫生室150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各医疗机构救护车累计共有51辆,基本满足全县急救转运工作。 二、积极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 县红十字会牵头打造应急救护培训中心2处,组建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团1支,14名讲师全部通过国家总会或省红十字会师资培训。广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以“CPR+AED”课程为重点开展取证培训184期,6150人通过考核取得培训证书。开展普及性培训290场次,普及性培训10万人。多方争取资金和项目,在4处城市社区、1处学校和县政务大厅配备AED共6台。 三、建立基层应急医疗救助和响应机制 积极推进全县急诊急救一张网建设,实现县镇村心电设备全覆盖,建立健全危急重病人会诊、转诊绿色通道,心电中心工作经验多次在全国会议上推广,被誉为“临沭样板”。我县心电中心自2022年正式运行以来,共上传心电图11万余张,其中预警类心电图8400余张、危急类心电图600余张。抢救200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实行双绕(绕行急诊、绕行CCU)患者,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从2019年的11.04%下降到2024年的5%。 四、积极发挥全县急诊急救质控中心作用 为进一步增强公众急救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临沭县卫健局成立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下设急诊急救质控分中心,指导全县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急救能力,多次走进乡镇卫生院、学校、企业等开展急诊急救知识培训、诊疗工作和相关业务培训,积极推动急诊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院前急救条例》,增强全社会公众现场救护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院前急救事业的良好氛围,县卫健局于2025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公益培训,重点包括《山东省院前急救条例》的内容解读和宣传,加强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和操作,广泛宣传常见危急重症的急救方法,如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等,提高公众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目前各项活动正在有序进行中。 五、推进全县急救体系建设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号召,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急救医疗服务需求,县卫健局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为全县人民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急救服务。一是加强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力度。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取证培训,到2030年救护取证人数达到全县常 驻 人 口的3%,其中,2025年取证培训3000人以上。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培训,每年培训2万人以上。截至目前,持证培训2772人,普及性培训1万人,持证人数占全县人口比例位居全市第一。二是多方争取资金安置救护设备。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申报AED购置项目。县红十字会、卫健和应急管理部门加强合作,提升重视程度,在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重点场所安装AED设备。同时广泛宣传,凝聚社会爱心资源,以AED设备安装项目开展专项筹资。三是扩大科普性质宣传教育范围。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宣传,充分利用好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线上途径进行宣传。积极通过主题日活动走到街头巷尾,开展线下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同时,走进校园、企业、医疗机构和其他人口密集的公共场开展普及培训。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完善急救网络,强化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形式,确保救护培训走在前列。进一步加大师资人员力量,提高培训开展频次,扎实开展普及性培训,重点做好教师、警务、医护等人群的持证培训工作,提升面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更多生的希望,筑牢全县生命健康首道防线。 感谢您对全县医疗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临沭县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26日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