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正文
对《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建议》的答复
2025-06-23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csblj/2025-0000067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日期  2025-06-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沭综执复字〔2025〕3号
 标题  对《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linshuxiancsblj/2025-0000067
发布机构: 临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目录: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日期: 2025-06-23

尊敬的李运祥、吴杰、崔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关乎乡村振兴根基、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多措并举、常抓不懈。您提出的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建议,既立足现实需求,又着眼长远发展,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当下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十分认同,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措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广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为进一步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我局聚焦城乡环卫提标扩面和人居环境全域提升,多措并举,奋力打造“洁净之城”。

一、关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建议。

(一)打造高品质宣传矩阵。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模式,线上层面,强化与县融媒体中心的信息共享,发布“环境卫生大清扫 干干净净迎新春”“整治人居环境 打造全域清洁秀美城乡”等系列视频,并在“临沭综合执法”公众号和临沭县人民政府网站等平台累计发布人居环境类文章40余篇;线下层面,采用“大喇叭”广播和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浓厚氛围,实现“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转变。

(二)推动高标准志愿服务。定期开展人居环境系列志愿活动,在农村大集、社区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立志愿服务点,采用发放图文宣传册、现场讲解、情景展示和答题积分兑换奖品等方式广泛宣传,在清明、五一及端午假期等重要节点,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 干干净净迎新春”“绿意清明·洁净五一”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赶大集”等专题活动10余次,累计张贴海报1万余张,发放宣传册2000余本。将治理理念融入宣传实际,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关于“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财政投入力度”的建议。

(一)加大治理经费投入。我县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由县、镇、村三级按比例分担的资金统筹机制,县财政部门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经费列入年初财政预算,实行常态化投入。全县按每人每年46元进行概算,总费用2700万元。按照县、镇、村三级6:3:1的比例分别承担,其中县级承担1620万元,镇、村承担1080万元。以各镇街人口总量为依据,确定各镇街承担资金数额,筹集方式由各镇街自行确定,各村可采取村民理事会“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在积极争取各类补助资金的同时,采取多元化筹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县综合执法局聚焦主责主业,并积极会同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财政局等部门,凝聚合力持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持续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近年来,县生态环境分局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紧密结合乡村振兴、“百千工程”和流域治理任务,通过建管并重、创新模式,推动规划、建设、管理“三统一”,建立“县级牵头,国企实施,镇村施工”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制,明确县政府的牵头作用,发挥国企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我县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居10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为46.6%。二是持续完善农村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县住建局累计完成农村厕所改造81959户,覆盖率达到96.4%。设置农村改厕管护站28个,配备抽粪车辆41辆,同时按照就近便捷的原则,在全县规划建设了6处粪污集中处理点,全面覆盖全县8万多户厕改户,实现了全县统一后续管护。累计建设并投入使用农村公厕230座,实现全县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基本覆盖,并通过创新实施“四化”工作模式(管护服务平台化、粪污加工科学化、规范管理智能化、变粪为宝产业化),形成了“厕所革命+有机肥生产+生态农产品基地+电商推广”的完整产业链条,全县6个粪污处理点可辐射服务1.2万亩生态农业种植基地。

(三)完善垃圾转运体系。一是健全收运处置模式。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结合农村环境卫生市场化运营和我县实际,采取“户分类、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置模式。二是持续加快设施建设。按照自然村收集设施全覆盖要求,补齐村庄垃圾收集点、收集车辆、清扫工具等设施设备。自然村每10-15户或60人配置一个240L垃圾桶,镇(街道)驻地道路每100~200米配置一个240L垃圾桶,每8~12个村(万人)配备1辆垃圾收集车,确保垃圾及时清运。三是提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效率。按照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原则,预测区域生活垃圾产量,科学测算运输车配备数量标准,确保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能力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临沭县已处理生活垃圾6.17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100%。

三、关于“充分发挥村两委作用,建立农村环境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议。

县综合执法局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立足基层治理实际,对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作开展帮扶指导。

(一)党建引领,压紧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利用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引导群众参与整治设施建设、运行维护、成效监督等各环节,尊重群众意愿,把“政府想做的”和“群众想要的”有机统一起来,提升群众参与度、满意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教育引导,培育文明风尚。明确村民的责任和义务,将“门前三包”和“垃圾分类”等公共环境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划分管护网格,细化管护内容,引导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秩序,做好村庄保洁及街巷等公共设施管护,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下一步,县综合执法局将以此次人大建议办理为契机,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部门,积极争取资金,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下足绣花功夫,以常态化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为建设“强富和美”现代化临沭贡献力量。

再次感谢李运祥、吴杰、崔强代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临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6月23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