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推动全县旅游景点互联互通的建议》的答复 | ||||||||||||||||||||||||
2024-06-30 点击数: | ||||||||||||||||||||||||
|
||||||||||||||||||||||||
|
||||||||||||||||||||||||
尊敬的杨化龙、邢雨亭、叶晓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全县旅游景点互联互通的建议》(第52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关心。对于该建议,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临沭充分发挥“旅游+”综合效应,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将临沭的自然美景、红色景点、地道美食、舒适住宿等元素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进而串联成网,构建完整的旅游矩阵,并全面推动周边旅游业态的繁荣与发展。针对您的宝贵建议,我局正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综合提升。依据《临沭县朱村片区与刘少奇馆片区乡村旅游振兴行动规划》,持续推进朱村旅游区、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和沿线项目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产品业态、氛围营造、内部游线、外部环线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朱村旅游区重点建设研学公寓,提升明清村落风情区和柳韵慢生活民宿区。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计划在园区西侧和北侧建设研学和体验报告厅,盘活、改造红石寨作为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红色教育的学员实践课堂和体验基地。 二是多维赋能。围绕红色文化主题,整合县内景区、文化、乡村、产业等各类资源,坚持红农旅融合发展,借力、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红色+生态旅游”、“红色+现代农业”、“红色+乡村旅游”、“红色+康养度假”、“红色+研学旅游”、“红色+体育运动”等复合型产品,丰富红色旅游业态,构建融合产业谱系。坚持把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沂蒙老区特色地域文化等相结合,打造沂蒙革命老区特色的红色文化研学体系。朱村旅游区继续推进与南京熙南里文化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运营,进一步创新丰富红色景区的业态植入。 三是联动发展。依托“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两条市级红色旅游线路,整合沿线、沿沭河旅游资源,面向旅游市场,推动县内外景区联合、串线联动、客源互送、市场共享,打造以红色旅游为核心,乡村旅游为重点的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激活红色旅游市场动能。推动朱村旅游区联合沂河新区有关景区开展红色研学教育和旅游专线,与马庄等美丽乡村联合开展乡村旅游精品专线。将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与滨海革命烈士陵园、红石寨、少奇调研小径、苍马山、冠山旅游区、山里村乡村提升作为一个片区联动发展,串联党性教育旅游专线、生态休闲精品专线和康养度假精品线路。与县教体局、山东木兰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在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基(营)地及学工学农教育基地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产品,并提供优质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与徐州自驾游协会等合作,组织自驾游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县旅游。 四是全面宣推。围绕重要旅游假日节点,举办"好日子"贺年会、祈福庙会、冰雪美食节、国潮花朝节、桃花节、槐花节、帐篷露营节、烧烤文化艺术季、蓝莓节、群众文化艺术节、山东省狮王争霸赛、临沂市自行车分站赛、临沭半程马拉松、朱村国风文化季·长乐夜宴等形式多样的假日文旅活动,以抖音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全面立体展示临沭旅游资源、产品、线路等;组织各旅游企业申报山东省“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主题年活动;参加“好客山东·冬享沂蒙过大年”2024临沂市文化旅游(上海、徐州)推介会、临沂文旅五一精品旅游直播推介、“好客山东·欢迎光临”旅游高质量发展看临沂大型媒体采风活动,邀请临沂市网络大V、临沂日报记者、腾讯视频网络达人采风,不断强化旅游线路宣传、推介,拓宽新的旅游客源市场;精心打造红色旅游演艺项目,继续提升《第一碗饺子》《枪声就是命令》等沉浸式红色情景剧目,提升游客红色文化获得感、认同感;配合市文旅局持续开展“红色沂蒙·时尚临沂”短视频大赛,发动广大网友以更多元视角、更丰富形式呈现“苍山沭水·红色临沭”的新形象、新内涵。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优化提升红色精品线路,推进红色教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红色旅游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重点打造“红色+”系列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助推红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托各类活动载体,充分利用现代新闻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和推广我县红色旅游资源,加快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和全域旅游格局的形成。 再次感谢您对临沭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关注临沭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改进。 临沭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5日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