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的答复 | ||||||||||||||||||||||||
2024-06-30 点击数: | ||||||||||||||||||||||||
|
||||||||||||||||||||||||
|
||||||||||||||||||||||||
尊敬的史佩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对于该建议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4年,我局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均等化建设,聚焦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新期待,千方百计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大力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不断放大“激情四季·唱响临沭”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力,加大基层文艺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实施“文化润县”工程,助推我县乡村文化振兴。 一、加大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夯实基层文化阵地基础。着眼于解决“农村缺少文化服务设施、设施档次不高”的问题,一是持之以恒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大投入,针对群众需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今年以来,已积极打造传统文化传习驿站8处,全县驿站数量达到了17家。深入开展全省镇街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着力对9处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进行整体提升,近日,省文旅厅公布了山东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上等级站名单,我县4个综合文化站被评定为特级站,5个综合文化站被评定为一级站。全县所有镇街综合文化站均达到一级站及以上标准,尤其是特级站占比在全市领先;加快总分馆体系建设,启动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建成并使用图书馆+物联网读者服务平台。促进基层服务点服务水平提升,今年已将所有村居基层服务点纳入到总分馆体系,实现了通借通还。二是推进实施文体器材配送工程。通过政府购买,继续为各镇街、村居配发移动音响、锣鼓家什等,今年计划新购置锣鼓家什17套,配送各村居。三是抓好对现有设施的服务效能提升。大力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提升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设施开放利用及维护的督导检查力度,转变重建轻管的问题。目前已完成文化设施现状摸底工作。1-5月份,由我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对9个镇街的文化站及部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走访检查,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保持常态化抽查督导频次。四是积极推进新型文化服务空间建设。在做好现有城乡书房对外开放及配套设施设备提升的基础上,新打造马庄乡村书房1处,苍源阁书房正在进行布展设计,下一步将根据群众需要继续打造小而美、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阅读新型服务空间。五是重点推进市民中心项目规划和建设工作。今年已将市民中心项目建设列为年度重点文旅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缓解文化场馆不足的问题,极大提升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档次水平,激发文化旅游消费热情,优化营商环境。初步预计8月底前完成主体建筑。下一步,我局将紧盯工程进度,按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建设。 二、丰富活动菜单,持续开展“激情四季·唱响临沭”品牌系列活动。着眼于解决“乡村文化活动少”“文化供给不丰富”的问题,一是不断扩大活动品牌影响力。今年我们加大了乡村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对“激情四季·唱响临沭”国家级群众文化服务品牌进行全面优化,制定完善了《“激情四季·唱响临沭”2024年度群众文化活动安排一览表》,全年计划开展品牌系列活动169项,截至目前,我县组织开展了锣鼓大赛、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作品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龙腾盛世·欢庆新年”冬季系列村晚、春节军地联欢会、第十六届舞龙秧歌会、元宵节喜乐会、万达乐购非遗展、“艺梦童绘庆六一”少儿美术作品展、第二十二届“钻石之乡”广场文化艺术演出暨六一专场等各类群文活动。策划举办“好日子”贺年会、祈福庙会、冰雪美食节、桃花节、槐花节、帐篷露营节、烧烤文化艺术季、蓝莓节、长乐夜宴等形式多样的假日文旅活动。利用文化服务阵地开展了国学讲堂、“书香里的龘龘年”、图书展览大篷车、“邻里享阅读 书香社区行”流动图书服务等读者活动270余场次,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讲座、文化馆服务宣传周、非遗展示体验等线上线下活动50余场,编发线上文艺服务信息400余篇。二是继续完善年度政府购买文化惠民服务方案。今年我局进一步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向基层倾斜,全年计划将政府购买“送戏下乡”演出场次增加至300场,在保障“送戏下乡”演出覆盖全部行政村的基础上,我县将增加购买的演出场次更多向农文旅节会、商业街、集市、部分大的自然村、城市社区等基层延伸,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演出配送精准化改革,今年将各剧团演出场次分配细化到自然村,根据实际群众需求和观赏习惯合理安排农忙、农闲、市集、节日、近郊农村和偏远农村的演出,提高演出适用性。目前已依托乡村市集、景区等开展公益惠民演出26场,受益群众已达万余人次。三是聚焦村居群众文体活动。为促进、带动镇街和村居文化活动的开展,我局重视发挥基层带头人、民间艺术团体等的带动作用,将组织业务骨干和文艺志愿者走进乡村,支持和帮助镇街、村居自主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贴近本地群众需求的文体活动。同时统筹兼顾公益演出质量水平提升与扶持基层庄户剧团发展的关系,适当放宽政府购买演出参演门槛,让更多基层文艺人才能够参与到“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中来,为基层庄户剧团“搭平台、指路子、给资金”,进一步为基层文艺团队开展文化活动注入活力。 三、推进实施“星辰计划”,持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着眼于解决“农村文化人才不足”的问题,我们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基层文艺人才培训经验,全力打造“星辰计划”基层文艺人才培训品牌,用品牌整合力量,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不断提高基层文艺骨干艺术素养、业务水平和策划组织管理能力。去年我局对“星辰计划”培训品牌进行了创新、改造和升级,形成“星辰计划——群文大讲堂”系列培训品牌活动,有力推动我县文化事业人才大发展大繁荣。一是持续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新组建“艺沭微光”文化志愿服务队,充分利用表彰、命名和奖励等手段吸纳文化志愿者参与,凡参与各项公益服务的志愿者享有推荐参加省、市级文旅部门举办的公益活动、文化讲座、艺术辅导培训和评选“十佳(优秀)文化志愿者”等权益;大力发挥文化志愿者在服务大众文化生活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引领示范作用,结合传习驿站等打造,广泛为文化志愿者提供各种培训、交流、表演和深造的机会,对他们组建的或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众文化社团,在场地、师资、设备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扶持和帮助;依托“星辰计划——群文大讲堂”品牌,吸引志愿者广泛参与面向公众的各类艺术课堂、讲座、阅读推广、科技普及等公益服务,为文化志愿者搭建服务大众的平台,资金方面,我局加大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平均每年投入近15万元,用于图书馆和文化馆等文化阵地线上线下开展“星辰计划——群文大讲堂”活动。二是探索“文化+数字”线上文艺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上“云”现已成为新的基本公共服务有效方式,我局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多元化媒体矩阵,逐步探索出“文化+数字”线上文艺人才培养新模式,我局打造了“艺术慕课”、精品原创作品展播、沭图听书、沭图展览、沭图课堂等系列线上精品课程,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学文艺、看图书、听广播、观直播、逛展览等多种线上服务。该模式极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性和影响力,扩大了培训面,提高群众参与度。三是强化基层队伍建设。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目前,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无人管、文化活动无人组织等问题较为普遍,说到底是因为乡村经济薄弱,人财物无力支撑基层各项文化事业发展。为此,我局将继续推进柳编、绒绣等非遗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山东手造·产自临沂”非遗工坊建设,开展村庄景区化创建,大力发展“沂蒙乡愁”民宿,增加乡村旅游新业态。利用乡村文化产业大发展,促进基层群众持续增收,进而助力农村全方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还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为此我局将加大对基层文化扶持力度,将服务下沉到基层,推进文艺辅导培训进村居、进社区、进企业。把“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结合,采用“点单式”“流动式”等服务模式,由群众选取文体服务项目,我们组织人员送志愿服务的方式,把群众最需要的广场舞培训、业务管理人员培训、村居文化带头人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推进村居文化活动队伍建设。2024年,我局组织开展了基层农村文艺骨干(广场舞)培训班、“星辰计划”业务骨干成人舞蹈培训班等服务活动11场次,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 再次感谢您对临沭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关注临沭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改进。 临沭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5日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