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履职依据>>政策文件>>部门文件>>正文
 索引号  linshuxianswj/2022-0000070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商务局  发布日期  2021-03-29
 成文日期  2021-03-29  效力状态  生效中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沭商务字〔2021〕10号
 标题  临沭县商务局关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申报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报告
 统一编号 
索引号: linshuxianswj/2022-0000070
发布机构: 临沭县商务局
公开目录: 部门文件
发布日期: 2021-03-29
成文日期: 2021-03-29
效力状态: 生效中

临沭县商务局关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申报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报告

沭商务字〔202110

临沂市商务局:

柳编作为临沭县传统手工艺,经过千年的文化积淀、六十年的产业化、十多年的集群化和近几年的创新化发展,临沭柳编持续融合了资源、人文、历史、艺术、创新等特色,已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杞柳种植、编织加工、产品研发、出口销售的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基地农户、内联电商平台、外联国际市场的特色产业化集群和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柳编文化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临沭柳编产业树立新思维、探索新思路、研发新产品、挖掘新资源、开拓新市场,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品从原来仅有的传统柳编产品到现有的柳篮、家具、装饰、园艺,再到草柳、木柳、铁柳、布柳等数十大类、数万个花色品种,形成了多种原料和工艺相互结合、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产业链条实现了较大较快扩张。

2020年,全县柳编文化产业现有企业37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17家,实现自营出口16.11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县出口总额的45.8%,占全国柳编结品出口的1/3;柳编文化产业实现税收11569万元,同比增长42.2%;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自2009年来,我县柳编产业出口保持了年均16.4%的高速增长。2018、2019、2020年柳编产业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1.7%、41.5%、45.8%,是我县出口的支柱产业。在2018、2019年中美贸易争端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柳编产业仍保持稳定增长,为稳定全县外贸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9个镇街中6个镇街有柳编企业,柳编加工点遍布全县。临沭县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金柳、荣华、美艺等3家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晴朗、照兴等13家柳编工艺品企业被评为山东省重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占全省认定企业的五分之一。柳编技师刘德全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是全国唯一的手工艺劳动模范。县内还拥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0人,县级工艺美术师20余人,山东省“齐鲁工匠”2人,“创新能手”1人,数万农民熟练掌握杞柳编加工工艺。

发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临沭柳编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国内市场的开拓,在柳编重点镇青云镇白旄西居建成“柳编小镇”孵化园区,利用淘宝、京东、亚马逊、ebay、快手APP、抖音APP等电商和直播平台,形成了“园区+平台+网商”的线上销售体系,成为中国最大的柳编跨境电商发展集聚地之一。涌现出了“宜然家居旗舰店”“金柳家居旗舰店”等品牌电商企业和青云镇1个“淘宝镇”、5个柳编“淘宝村”。

临沭县依托柳编文化产业先后荣获“中国白柳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杞柳之乡”“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条柳编制品产业基地”“国家级出口柳编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柳编产品)”等荣誉称号,2019年11月,通过“中国柳编之都”复评,2020年12月,“临沭柳编”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编文化产业是临沭县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富民型产业,传研创一体的文化创意型产业,重要的外向型经济支柱产业,在助农惠农,帮助群众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塑造了“临沭样板”,为临沭群众实现脱贫提供了“优质路径”。根据《山东省商务厅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宣传部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近年来临沭县柳编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并申报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临沭县商务局

2020年3月29日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