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应急管理>>应急预案>>正文
临沭县2025年汛期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2025-09-11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aqscjdglj/2025-0000104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5-09-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沭县2025年汛期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索引号: linshuxianaqscjdglj/2025-0000104
发布机构: 临沭县应急管理局
公开目录: 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 2025-09-11

一、2025年汛期(7月—9月)气候趋势预测

7月:预计全县平均降水量245~265毫米,大部地区较常年(250.1毫米)持平;全县月平均气温27.6~28.6℃,较常年(26.5℃)偏高。

8月:预计全县平均降水量230~250毫米,大部地区较常年(204.8毫米)偏多1~2成;全县月平均气温26.3~26.8℃, 较常年(25.7℃)略偏高。

9月:预计全县平均降水量55~65毫米,大部地区较常年(71.6毫米)偏少1~2成;全县月平均气温22.0~22.5℃,较常年(21.7℃)略偏高。

二、2025年汛期(7月—9月)自然灾害风险预测

经综合研判,2025年汛期(7~9月)自然灾害风险总体较往年基本持平或略偏高,局部地区可能发生洪涝、台风、风雹、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需重点关注流域性洪涝、台风和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及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次生灾害风险。

(一)地质灾害:根据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人类工程活动特点,结合气象部门2025年度天气预测,第三季度(7-9月)地质灾害发生总体趋势接近常年。预测主汛期以滑坡、塌陷为主,对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短时强降雨过程,要予以重点关注。滑坡要重点关注临沭街道山里村,塌陷重点关注曹庄镇大哨、石门镇刘坞原重晶石矿闭坑区。

(二)森林火灾:平安度过本防火期,发生森林火灾概率较低。

(三)林业灾害:主要的林业病虫害汛期随气温升高、降水提高逐渐增多,美国白蛾、杨树舟蛾等食叶害虫预计7月份轻度发生,8-9月份将进一步加重;前期持续干旱导致松树等树势衰弱,增加了松材线虫病等病虫害传播的风险。

(四)农业灾害: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雨量大,极易出现极端天气。7月中旬,玉米、大豆、夏花生大部分处于拔节期和苗期,抗涝能力较差,容易遭受涝灾、冰雹影响。同时防范短时强降水造成低洼地块田间积水,影响农作物生长田间生长,全面做好农业种植及病虫害监测预警防范工作。

(五)水旱灾害:局部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较大。7~8月份为临沭的主汛期,降雨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局地强降雨、台风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发生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可能性大。预判本季度沭河可能存在3~5次大的洪峰过程和1~2个台风过程。

(六)地震灾害:近期,我县及周边地区没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七)交运领域:一是暑期学生旅游出行需求增加,包车客运风险增加。二是高温、暴雨、台风等极端恶劣天气增多,易造成公路桥梁水毁、车辆打滑、船舶倾覆、运输的危险货物发生化学反应等风险。三是城市公交存在水淹熄火风险。

三、对策建议

(一)地质灾害方面: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一是加强会商研判。密切关注天气、雨情、水情发展趋势,及时叫应相关责任人。二是做好巡查排险工作。推进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实施台账管理,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整改到位,做好汛中险情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三是强化应急值守。做好汛期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确保安全度汛。

(二)森林火灾方面:一是加强火源管控,要积极开展各类野外用火隐患排查,坚决杜绝违规野外用火行为,防范意外发生。二是加强人为火、雷击火预防。

(三)林业灾害方面:及时进行监测调查,掌握发生基本情况,适时发布预报预警,科学指导防治;抓住防治关键期实施综合防治措施,积极开展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病虫害防控工作。

(四)农业方面:抓好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的融合治理,及时发布虫情发生防治预报,组织应急防控。同时如果发生农作物受害,积极开展田管技术指导服务,促进受灾作物恢复生长。

(五)水利方面: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全面压实防汛防台风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全面落实防洪工程三个责任人,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对责任落实、预案修订、演练培训、隐患排查、救援力量准备等进行全面排查,查漏补缺、堵塞漏洞,强化应急准备和协调联动。突出台风、暴雨洪涝、中小河流、小水库塘坝、山洪地质灾害、强对流天气等防御重点,全面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准备,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和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工作,抓好抓细防范应对措施落实和人员转移避险。

(六)地震方面:加强防震减灾应急避难知识科普宣传,注重舆情监测,消除公众恐慌。

(七)交运方面:一是加强旅游包车的车辆安全例检,加强动态监控管理,杜绝疲劳驾驶。二是加大汛期公路、桥梁防汛及铁路沿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水上旅游客运严格执行“逢四不开”等规定;落实危险货物防雨、降温措施;督促运输公司完善恶劣天气车辆停运方案,并结合交通运输部驾驶员应急驾驶操作指南,针对季节特点加大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八)气象方面: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密切监测天气形势,加强暴雨、冰雹、大风和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要防范其对农业、畜牧业、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加强预防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造成的灾害。加强农田管理,预防农田渍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