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大暑时节如何养生?这份攻略快收藏→ | ||||||||||||||||||||||||
2025-07-28 点击数: | ||||||||||||||||||||||||
|
||||||||||||||||||||||||
|
||||||||||||||||||||||||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进入大暑又恰逢三伏天 此时节,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热的时候 大暑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往下看,一同了解↓ 大暑时节 当心这3种疾病 老年人要防心脏病 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高发期,老年人要注意保护心脏。
中青年要防过劳症
儿童要防脾胃病
暑邪、暑热、暑湿 大暑养生注意这3点 夏季出汗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气伤后,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就弱了,导致血液运行迟缓,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心梗。
想要祛暑邪,不妨试试清凉绿豆汤:绿豆30克、芦根9克、生甘草3克。将芦根、生甘草用纱布包好,加入适量水与绿豆同煮,把装着芦根、生甘草的药包拿掉后即可饮用,能起到防暑消暑的功效。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更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不适。再加上出汗过多,使得体内水分流失增加,还会有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表现。这两款能够缓解暑热的清热方,不妨试试↓
苦味食物属于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健胃功效,适合在炎热的夏季食用。
大暑时节,雨水逐渐增多,湿邪易乘机而入。暑湿侵害人体会引发口中黏腻、肢体困重等症状,有些人还会表现为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口中黏腻等不适,甚至旧病复发。 适当出汗有助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年轻人可选择步行、慢跑,老年人打太极拳,都能够出微汗。 此外,睡前用热水泡脚,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速湿气排出,缓解下肢水肿,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大暑时节 尽量别做这4件事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人会趁着三伏天加强运动。医生提醒,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很有可能造成中暑(阳暑)。高温天运动要注意什么?这3点一定要记好↓
吃雪糕、喝冷饮、把空调温度调很低,也容易引发中暑(阴暑),导致咽喉不舒服、四肢酸软、呕吐、腹泻等。
吹空调+熬夜追剧,容易使免疫力下降。医生提醒,夏天出汗多,身体损耗大,营养、睡眠不足时,损大于补。
夏季炎热易出汗,洗冷水澡或用冷水洗脚,会使寒气借机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不仅不利于养生,还可能对血管造成刺激,增加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出汗后,不要立即洗冷水澡,即使是热水洗浴,也要注意浴后避风、避寒。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