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正文
对《关于推动临沭县“小麦节气气象指数保险”的提案》的答复
2025-05-30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nyj/2025-0000141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5-05-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沭农答复字〔2025〕第16号
 标题  对《关于推动临沭县“小麦节气气象指数保险”的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linshuxiannyj/2025-0000141
发布机构: 临沭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5-05-30

汪福贵、王相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临沭县“小麦节气气象指数保险”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您提出的这一提案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提案办理领导小组,精心制定办理方案,按时督促相关科室做好提案办理工作。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农业保险政策,切实保障我县粮食安全,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规范和创新农业保险工作,在自然灾害较重的2024年,我县农业保险领域保持平稳有序,未发生保险群访事件,“12345”投诉率显著降低,且所有投诉均在规定时间内妥善办结,投诉处理满意度大幅提升,得到广大农户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我县创新的农业保险风险减量管理模式,被推荐为全省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在全省范围内树立农业保险规范和创新发展标杆。现将农业保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策引领

农业农村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财政局和金融监管局共同制定临沭县2024年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金融监管局、气象局、各镇街相关领导为成员的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农业农村局从本单位农技、植保、土肥等科室和镇街遴选17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农业保险勘察理赔专家成员小组,负责测产、勘察和理赔等工作,凭借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了理赔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创新保险产品,满足多元需求

一是创新小麦气象气节指数保险。为保障粮食安全,降低气候对小麦的影响,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推出小麦气象气节指数保险,针对小麦生长过程中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特点,先后在曹庄镇和石门镇试点推出小麦气象气节指数保险。该保险产品依据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对气象条件的敏感度,精准设置保险责任。例如,在小麦拔节期,重点保障低温冻害、干旱等气象灾害;在灌浆期,针对干热风、暴雨等灾害提供风险保障。试点取得较好效果,农户反应良好。

二是创新马铃薯政策性保险。随着百事公司在我县建厂,带动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主要分布在郑山街道、石门镇、店头镇、大兴镇和青云镇等地,已逐渐成为我县重要经济作物,也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易受涝灾、冻害、旱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影响,种植户面临较大风险。为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保障农户收益,我县申请开展政策性马铃薯保险,并得到上级同意,目前正在制定实施方案(此保费48元/亩,其中:中央承担35%、省承担35%、县承担10%、农户承担20%)。

(三)建立协同机制,增强风险应对

通过对近5年保险投诉群体梳理,发现种植大户是保险投诉主要群体。自2024年起,我县对全县757个种植大户进行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管理,详细记录承保理赔、苗情、抗旱、抗涝、抗病、除草等日常管理信息,确保种植大户全程管理有据可查。有效减少保险纠纷,提高理赔效率。同时,创新性地将全县524名村会计聘为农业保险协管员,建立村会计协管员队伍,负责日常保费代收代缴、受灾理赔和投诉处理等工作,村会计熟悉村情,能够及时收集农户需求,便于和农户进行沟通交流,极大提高保险服务效率和农户的满意度。

(四)强化保险责任担当,推动灾前预防

对经常发生灾害的重点区域设立风险管控点,要求保险公司制定预案,提前介入以降低受灾损失,同时可以减少理赔金额。2024年7月强降雨期间,曹庄镇遭遇涝灾,协调督促保险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投入机械27台次,成功减少受灾3000多亩,挽回损失300多万元,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利用微信、宣传纸等渠道及时发布灾害预警,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农户防灾,开展培训提升基层抗风险能力,有效降低灾害风险。

二、工作成效

(一)保障粮食安全成效显著。通过多措并举,有效降低我县在自然灾害方面对粮食生产的影响。2024年,面对连续4场大暴雨,通过灾前防御措施,有效减少4万余亩农作物的受灾面积,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保障了粮食安全。2024年,全县粮食生产保持三增态势,其中粮食种植面积达到78.5万亩,比上年增加908.13亩,单产平均达到415.65公斤,比上年增加12.35公斤,总产量32.6万吨,比上年增加1.01万吨。

(二)实现农户满意度大幅提升。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757家种粮大户及524名农业保险协管员进行种植业务和保险知识培训全覆盖,农业保险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大幅提升,经过调查种植户的满意度达到95%。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的宣传,农户对农业保险知晓率显著提高,投诉率逐年下降。2024年,全县主粮作物保险覆盖率达到96%以上,“12345”投诉件数额大幅下降,由2020年的2462件下降到2024年的38件,极大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特色产业发展得到有力支撑。创新保险产品,为我县马铃薯、小麦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政策性马铃薯保险的推进,种植户的风险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激发农户种植马铃薯积极性,充足且稳定的马铃薯供应,为百事公司的发展奠定原料基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同时,小麦气象指数保险也为小麦种植户解决后顾之忧,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为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探索开发农业保险数字化APP。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保险公司共同开发“保险为民”小程序,为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金融监管局、保险公司、投保农户等主体提供农险承保理赔全流程业务处理、农业气象防灾减损和农业政策资讯等服务,实现承保、报灾、理赔等层层审核,快速查询,永久存档。

(二)探索以土地确权证为基础的精准投保。利用现有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实现投保精准到地块,做到位置清晰、数据准确,杜绝选择性投保、虚假投保等问题。

(三)积极探索新险种。为支持我县特色种植产业的稳步发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索蓝莓、大棚、白羽鸡等新产品,以降低农户的种植风险和养殖风险,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尽管我局在农业保险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保险产品种类不够丰富、防灾减灾作用发挥不足、农技服务与保险服务脱节等困难和问题,我局将秉持“保险为民”的承诺,增强服务意识,为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最后,感谢您提的宝贵意见,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县农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临沭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30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