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完善三无、流浪乞讨人员紧急医疗救助机制的提案》的答复 | ||||||||||||||||||||||||
2025-07-21 点击数: | ||||||||||||||||||||||||
|
||||||||||||||||||||||||
|
||||||||||||||||||||||||
崔冬梅、李圣伟、黄子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三无、流浪乞讨人员紧急医疗救助机制”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临沭县民政局认真落实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各项措施,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着力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健全完善流浪乞讨救助工作体制机制和受助人员照料服务,在市局指导下,按照局党组制定的任务目标,在相关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积极主动开展流浪救助活动。 一、临沭县救助站基本情况 (一)临沭县救助管理站依托县阳光佳苑养老服务中心和精神卫生中心,实现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临时救助,让那些确定无家可归又身患疾病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安置和救助,并对外公布救助电话,随时接待流浪乞讨人员求助。 (二)救助站发挥救助工作的主动性,加强部门协调,搞好与各地救助站、公安、城管、卫生、镇街及社区协调配合,及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他们得到及时救助。每月不定期开展街面巡查流动救助,一旦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主动与他们沟通,热情为他们提供服务。 (三)2025年截止6月20日,救助站共接待求助人员11人,主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共计27人次,街面劝返职业乞讨人员9人次,成功寻求5人。今年4月份以来,经我局社会事务科多方查找,包括在头条寻人、沂蒙晚报、抖音寻亲,在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终于在5月8日,为流浪于我县长达10年的之久的一名广西籍女性汤某,成功寻亲并找到家人,经事务科和广西救助站对接,于5月28日,我局事务科顺利将汤某护送至原籍广西桂平市,实现流浪乞讨人员和亲人早日团聚。 (四)及时、准确录入流浪乞讨信息系统,甄别比对查询求助者个人救助信息。对无法查找身份信息的对象,及时妥善安置,采取多种形式推送流浪乞讨人员信息内容,寻找流浪乞讨人员亲人,同时进行公安机关对接,及时人脸识别和采集DNA,对系统中提示信息及时进行查验,保证推送寻亲信息及时发送。 (五)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6.19开放日”活动,定期联合市场监管和消防大队到救助管理机构进行食品和消防安全检查,临沭县救助站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和安全事故。 (六)全面落实上级卫生防疫、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制度。及时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完成好当天交办的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七)对易走失人员建立台账,不定期回访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早日脱离流浪生活。 二.人大建议办理情况 今年2月20日,临沭县民政局收到“关于三无流浪人员紧急医疗救助问题”的人大建议后,经多次和卫健、医保、公安、交警四个部门进行会商沟通,结果如下: (一)民政方面。一是主动救助无偿救助。对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乞讨状态的人员(职业乞讨、跑站骗票、强讨恶要不属于救助对象)进行临时性主动救助,救助对象如不接受救助的不予强行救助;救助管理机构对受助人员无偿救助,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是坚持“先救治、后救助”原则。经救助管理机构甄别属于救助对象的,对于危重情况的依据“先救治再救助”原则进行救治,医疗救治费用通过民政部门现行救助管理经费渠道解决。目前我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使用的资金是中央专项救助打包资金,用以保障被救助人员救治救助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 二是部门协同无缝衔接。充分发挥卫健、公安、交通等职能部门作用,做到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并妥善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同时结合全市区域中心救助站建设契机,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救助工作,将救助覆盖到村做到有效对接。 (二)卫健方面。一是制定明确规范的救治流程。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民法典》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全县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三无病人”紧急医学救治实施方案,对救助过程中的细节,如代签字问题等做出明确规定,提高对三无人员的救治效率。 二是加强对三无流浪人员救治“绿色通道”。在全县范围内开设三无流浪人员紧急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各医疗机构按照“先安排、后手续”的原则,对发现的三无流浪人员实施紧急医疗救助。各医疗机构设置紧急救治站点,畅通上下转诊通道,确保三无流浪人员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医疗救助。 三是加强对疾病应急救助工作的管理。为减轻医疗机构垫资压力,按照民政、财政等部门要求,县卫健局每年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开展疾病应急救治基金申报工作,及时保障医疗机构应急救助能力。同时,积极配合交通等部门申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加强交通事故中三无人员的医疗救助。 (三)医保方面。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做好数据共享。主动与民政局、乡村振兴局沟通,获取医疗救助对象(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人员数据,做好数据共享,及时在医保系统完成特殊人员身份标识,落实特殊人员医疗救助待遇享受。 二是做好医疗救助待遇兑付。对医疗救助对象在医疗机构发生的医保费用实现出院及时结算,无需患者多部门间跑动,有效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和成本。 三是有效发挥兜底作用。对民政部门推送的因病致贫患者及时做好医疗救助帮扶,及时与财政部门沟通,做好医疗救助资金的拨付,切实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四)公安方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立户政科牵头,各派出所共同参与的身份认证机制。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主动加强与民政、卫健等部门协作配合,构建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搭建“三无”人员身份信息确认“绿色通道”,确保民政部门推送的人员信息迅速核查。 二是提升工作效能。公安内部搭建户政牵头、各派出所共同参与的人员身份信息核查机制,充分利用公安户政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确保尽快确认人员身份信息。
三、下步打算 (一)全程跟进、巩固成果。临沭县民政局将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特困人员供养等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工作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临民函〔2024〕16号)文件为指导,认真做好救助管理摸底排查和问题整改工作,力争做到不漏一人、不落一项、不留死角,危重人员按“先救治再救助”原则进行救治,全面彻底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二)注重安全、常抓不懈。临沭县民政局将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制度》做好救助管理机构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机构自查,并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防范意识,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安全无事故。 (三)形成合力、提升质量。强化救助流程各环节上相关部门间的分工合作,改变救助管理工作在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内“自循环”的封闭状态,充分发挥卫健、医保、公安、交通等部门职能作用,形成救助合力,建立街面巡查、主动救助的协同机制,发挥寻亲服务方面部门间的资源优势,共同做好流浪乞讨救助工作。 临沭县民政局 2025年6月19日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