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盘活工业园区僵尸企业及闲置土地资源的提案》的答复 | ||||||||||||||||||||||||
2025-06-30 点击数: | ||||||||||||||||||||||||
|
||||||||||||||||||||||||
|
||||||||||||||||||||||||
尊敬的袁洋、袁清光、杨公利、徐勤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盘活工业园区僵尸企业及闲置土地资源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针对部分企业土地闲置浪费、低效利用的实际,深化“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通过创新工作机制、科学规划管控等途径,靶向盘活“土地存量”高效发展,为全县工业经济迈向新台阶注入新动力,全县规上企业亩均税收由2021年的5.43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10.2万元,引进高特威尔、锦艺新材料、百事食品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为一些新兴产业项目提供很好的要素保障。 针对您的提案,我局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强化政策引领,全方位支撑保障 出台“2+N”低效企业整治提升政策顶层设计,(“2”代表《低效工业用地企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实施方案》,“N”代表土地评估标准、行业控制指标、亩均税收行业标准参考说明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从开展内部挖潜、实施产业更新、依法依规有序流转、健全退出机制等方面全力解决发展空间受限、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推动低效企业整治提升。科学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各镇街(区)对低效工业用地进行连片开发,对连片开发50亩以上的低效片区,给予片区内企业1年建设期,建设期满后的5年内,除正常税收途径外,每年按县外引进片区企业县级财政贡献的50%和县内搬迁片区企业新增县级财政贡献的80%给予各镇街(区)。对连片更新达50亩以上的,除税收奖励外,一次性奖励镇街(区)每亩1万元。高规格建立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工作专班,成立书记、县长任“双组长”,5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镇街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这项工作的统筹谋划、督导调度、实施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制定限期整改、并购重组、分割转让、收购储备“四张流程图”,明确财政、税务、法院、自然资源等单位职责分工,为各单位帮助企业整治提升提供遵循,使各单位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强化分级处置,全链条谋划推进 在去年低效企业整治提升的基础上,今年围绕“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工业控制线、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低效工业用地的区位、规模、周边企业布局等情况,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规范企业的项目规模、开发强度、利用方向、资金平衡等标准,差别化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实施一级收储腾退,建立土地收储开发倒排时序表,实施挂图作战、压茬推进,为高端产业导入腾挪空间;腾出土地后,实施二级配套提升,迅速开展标准化厂房、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提高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价值提升后,实施三级滚动开发,成熟一片、出让一片、资金回笼一片,保障再开发过程建设资金;腾出土地空间的同时,实施四级产业导入,坚持高科技、高投资、高附加值同步进行招商引资,促进全生产要素资源的高度集聚,实现招商引资、产业培育与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同步谋划、同步推进。今年以来,累计盘活低效用地576.71亩,低效企业19家。老万豪低效片区由临沂国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设标准化厂房项目,打造集招商入驻、科技创新、供应链金融等配套服务为一体专业地产品园。临沂青云山管业由山东久固钢结构完成资产收购,计划对原有厂房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线,改造后产能提升3倍,预计新增就业岗位120个,年产值超1亿元。中新农业等企业提交低效工业用地自主更新申请表、自主更新计划报告书、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监管履约协议书、企业自主更新项目承诺书等相关材料,新上工业项目进行自主更新。 三、强化过程管控,全周期督导开发 建立项目优选机制,定期调整优化投资项目清单,严格禁止非清单类产业准入。制定行业用地标准,建立项目综合性用地效率评价体系,对符合用地标准、综合评价优质的项目实行优先供地。强化招商县级统筹,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和功能布局,建立招商项目流转机制和利益统筹机制,破解“有项目无土地,有土地无项目”和“多方竞争”的难题,让优质项目高效率落到更适宜的空间上。同时,对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0.5亿美元或3亿人民币,或投资强度(投资总额/占地面积)300万元/亩以上,用地对象书面承诺工程完工后两年内,年度亩均税收达到或超过15万元/亩,按新进项目实收资本的1‰给予用地对象以奖励。建立“双合同”监管机制,对新出让项目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明确履约退出条款。与用地企业签订建设项目履约监管协议,明确项目投入产出、建设要求、违约责任,形成“出让合同+履约协议”双监管模式。对于自主更新的企业,在原有土地出让价格的基础上,收取土地价款的40%作为监管资金,企业更新项目开工后返还20%,项目投产达标后再返还其他剩余资金,极大提高建设项目的开竣工履约率,防止供而未用、用而未尽、投入产出水平未达到合同约定等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现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从摸排量、盘活率、招商率、亩均效益提升率等方面,制定低效企业整治提升考核办法,层层压实责任。对通过低效企业提升新增的税收,全额返还镇街用于镇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对推进缓慢、推诿扯皮、未完成年度任务的镇街,及时通报并约谈主要负责人,形成以“亩均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全力加速推进低效用地处置,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工信工作的支持! 临沭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30日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