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帮扶体系的提案》的答复 | ||||||||||||||||||||||||
2024-06-28 点击数: | ||||||||||||||||||||||||
|
||||||||||||||||||||||||
|
||||||||||||||||||||||||
医卫界: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完善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帮扶体系的提案”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帮扶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目前我县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帮扶现状 (一)扩大社会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由“一镇一院”转变为“1+N”模式,1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2处中心敬老院,养老服务覆盖各镇街,玉山、石门、店头3处中心敬老院年底前投入使用。在满足全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养服务。床位有剩余的,面向社会老年人开放,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 (二)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制定《临沭县深化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专业机构为载体,充分发挥12349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助医助洁、配餐送餐、家政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 (三)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各方资源,协调推进61处农村幸福院、32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规范运营率,为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膳食供应等服务,保障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文化生活。 (四)加大对计生特殊家庭关心关爱。2024年为全县464名伤残、失独家庭购买住院护理保险,春节期间走访计生特殊困难家庭98人、发放慰问金9.8万元,财政预算失独资金4万元,专款专用。2023年共为计生特殊家庭发放补助538万元;按照每人200元标准购买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保险519人次,共计10.38万元。在临沭街道高湖社区“暖心家园”项目点,共组织开展集体庆生、文体活动等各类集体活动17场次,服务对象参与活动510余人次,实现全县计生特殊家庭关心关爱全覆盖。每年组织年满49周岁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查体。 (五)目前针对计生特殊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可提供以下救助项目:持有相应类别和等级残疾人证的可免费配发轮椅、拐杖、助听器、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年龄在60周岁以下、有培训意愿的持证残疾人可申请参加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有就业意愿的持证残疾人可到县残联进行求职登记。计生特殊家庭的持证残疾人可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由残联为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重度残疾人由政府代缴养老保险并提前五年领取养老金。计生特殊家庭中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可申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改造项目包括院内地面硬化、扶手安装、坡道等内容,帮助解决出行难、如厕难等问题。计生特殊家庭中的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可参加县残联“阳光家园”计划,到机构接受日间照料或由家政公司上门提供居家托养服务。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规范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引导镇街村居高度重视养老事业。鼓励支持镇街村居在经济允许情况下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投入,建设发展养老服务设施。支持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连锁托管运营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提高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率,保障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文化生活。 (二)完善计生特殊家庭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探索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对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计生特殊家庭由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对居家养老的计生特殊家庭,由医疗机构探索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有针对性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完善计生特殊家庭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三)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政策倾斜。县卫健局、县计生协将联系县红十字会争取更多的资金对特殊人群的照顾。一是探索适用于失独老人的医疗服务签字程序;二是探索失独老人就医陪护服务制度,购买社会第三方专业服务,为失独老人提供辅助就医服务;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将失独老人的健康服务作为社区健康服务的一项重点内容。 (四)营造充满关爱的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对计生特殊家庭的重视与关爱,为其提供温暖的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帮助老人心态平和地安享晚年。加强对计生特殊家庭的分类指导和服务,开展心理辅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构筑起帮扶计生特殊家庭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让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在心理上得到慰藉,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最后,感谢您们对我县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帮扶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临沭县民政局 2024年6月22日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