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县人大十八届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汇报 | ||||||||||||||||||||||||
2025-08-25 点击数: | ||||||||||||||||||||||||
|
||||||||||||||||||||||||
|
||||||||||||||||||||||||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人大建议办理工作要求,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总结,现将2025年度人大建议办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议办理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共承办人大建议13件(主办4件、分办1件、协办8件),内容涵盖交通秩序整治、人居环境治理、校园周边治理、口袋公园提升改造、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等多个民生领域。这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将“代表满意、群众受益”作为办理工作的核心标准,将建议办理与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提升服务质效深度结合,创新机制、强化落实,实现建议办复率100%。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是压实办理责任,完善办案机制。严格遵循“交办-办理-审查-答复-总结”闭环流程,根据建议内容明确分管领导、承办科室及具体责任人,形成“局领导牵头、办公室统筹、科室承办、督察科督办”的工作机制。将建议办理纳入科室年度考核,通过定期通报、现场督导等方式,压实责任到岗到人,确保办理工作与全局重点任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二是破解民生难题,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代表建议反映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精准剖析问题根源。例如,针对涉及校园周边秩序的建议,联合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学圈”综合治理:在实验中学、北城小学等12所学校周边新增限时停车位160个,设立“城管助学岗”17处,每日上下学时段安排专人疏导交通;开展店外经营专项整治,规范商户经营行为;协调共享单车企业在校园周边投放车辆,引导绿色出行。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优化管理举措。积极吸纳人大代表建议,将合理化建议转化为具体举措。如“关于破解城区机动车停车难题的建议”,临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如下举措:一是调研全县停车泊位,制定新一轮停车位施划方案,在小区及商超周边等停车困难、乱停乱放严重且不妨碍通行的辅路,科学施划增加路内停车位;二是解决路内停车位被长期占用问题,取消阻碍道路通行的停车位(如明河路23个),将长期停车位调整为限时停放车位;三是调整学校周边停车位,如二实小、五实小周边,设为限时停车位并设立指示牌,限定早晚及中午限停时间,为学生通行打通绿色通道。 四是畅通沟通渠道,保障办理质量。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电话反馈”等方式,与代表面对面沟通,征求意见建议。例如,在办理“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建议时,执法人员主动上门与提出建议的代表深入交流,围绕宣传教育、财政投入、长效机制等工作,详细介绍已开展的举措及成效,认真听取代表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的看法和改进建议。双方就如何打造高品质宣传矩阵、推动高标准志愿服务等展开探讨,结合代表提出的人居环境治理新思路,共同梳理形成涵盖重点区域分级管控、村民参与监督机制、智慧化管理手段应用等内容的优化方案,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可落地、能见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切实提升人居环境治理效能。同时,局督察科全程跟踪督办,确保答复内容科学合理、落实到位。 三、采纳建议情况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各职能机构(含中心、科室、中队)以建议办理为抓手,充分吸纳代表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补齐管理短板,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质效。 一是畅通沟通渠道,提升办理质效。在建议办理工作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搭建多元沟通桥梁,全力提升办理质效与代表满意度。通过召开建议交办会、开展面对面答复、保持电话沟通、进行上门拜访等多种形式,畅通与人大代表的反馈渠道,广泛吸纳代表意见建议。同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构建起"主要负责人统筹总抓、分管领导牵头领办、责任科室具体承办、督察科全程督办"的闭环链条,并建立代表沟通台账,针对复杂建议实施"多轮沟通+现场办公"模式,切实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工作实效,推动建议办理质量与代表满意度双提升。 二是加快重点工程,回应民生关切。以建议办理为契机,加快推进重点工程。优化交通设施,于光明北路辅道施划68个停车位,在实验二小、三小、五小、七小等学校周边新施划160余个限时停车位,取消明河路23个阻碍通行车位,开放34家企事业单位1183个共享车位;规范1900辆公共自行车与4000辆共享电单车备案管理,建立车辆积压快速响应机制,联合社区清理违规停放非机动车,在17所小学周边设立助学岗疏导非机动车有序停放。统筹摊点集市,按“疏堵结合”原则设立12处便民摊点(含7处邻里集市、5处果蔬小集)。推进民生基建,推进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规划设计,通过1900辆公共自行车、4000辆共享电单车及“绿色骑行”宣传推广绿色出行,联合多部门开展城区交通秩序、占道经营专项整治。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优化城市环境。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多项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机动车违规停放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在学校周边高峰时段执勤并联合多部门执法;开展校园周边秩序整治,设立助学岗,清理占道经营和车辆乱停乱放,联合交警加大违停抓拍力度;实施非机动车管理专项行动,对共享单车备案核验,建立车辆积压响应机制,联合社区清理违规停放车辆;推进路边摊点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设置便民市场,规范流动摊点合规经营;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整治,科学施划停车位,取消阻碍车位,开放企事业单位共享车位,调整学校周边为限时停放车位;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占道经营、违章搭建,强化户外广告管控,拆除违规设施,联合整治餐饮油烟污染,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口袋公园认领工作,与相关单位合作,创建特色活动场所,如拥军主题、科普主题园区。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此次人大建议办理,有力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实现新跨越。在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开展专项提升行动,整治占道经营等问题,推进环境卫生管理精细化,优化市容市貌,强化户外广告管控,做好市政维护工作。在改善交通秩序上,加强城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车规范整治,规范校园周边及城区机动车停车管理,整治马路市场。这些工作为城市管理适应新时代发展、解决交通整治、校园周边拥堵等民生热点问题提供了宝贵意见建议,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服务效率。临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积极作为,厘清科室职责,建立“责任到人、考核到岗”机制,形成“受理-办理-反馈-评估”闭环管理。规范交通秩序,加强机动车、非机动车违规行为整治,设立助学岗规范校园周边秩序,通过宣传教育、路面管控及联合执法等方式,及时清理违法违规行为。优化停车管理,科学规划车位,施划限时停放区域,取消阻碍出行车位,推动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峰共享,缓解停车压力。加强市场治理,多部门协同执法,劝离占道商贩至指定区域,采取错峰执法、联合巡查与日常管理结合的模式。同时,建立共享单车快速响应机制,与交警联动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切实解决群众关切问题。群众投诉量明显下降,“12345”热线响应率达100%,服务效能得到代表和群众一致认可。 二是优化城市品质。临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代表关注的停车、环卫、市容等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交通治理,加强城区机动车管控,规范非机动车停放,联合交警加大校园周边违停抓拍力度,施划限时停车位并设立指示牌,缓解学校周边拥堵问题。促进部门协作,多部门协同执法,劝离占道商贩至指定区域,采取错峰执法与日常巡查结合的模式,维护市场秩序与交通顺畅。改善停车管理,科学规划停车位,取消阻碍出行的车位,将部分长期车位调整为限时停放车位,推动34个企事业单位停车位错时共享,缓解城区停车压力。此外,严格共享单车备案管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处理车辆积压损坏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市容秩序整治,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拆除违规设施,不断提升城市整体面貌。 三是增强创新能力。临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建议办理中探索创新模式:针对停车难题,将学校周边停车位调整为限时停放车位并设立指示牌,推动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共享;在占道经营管理上,规划建设便民市场,引导商贩到指定区域经营。管理手段上,建立共享单车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备案核验、动态运维解决车辆积压问题;交通秩序整治中,联合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形成“部门协同、综合治理”联动模式。此外,引入专业规划力量,与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展停车规划,以科学设计优化城区泊位布局,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管理实践,为城市治理注入新活力。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措施 尽管我局今年的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短板突出。部分道路改造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配套设施未完善,人车分道行驶难以实现;城区停车设施供给不足,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二是精细化管理待深化。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不到位,共享单车运维不及时;停车位设置与管理不合理,部分路段存在长期占用停车位等问题;市容市貌整治需加强,占道经营、违规广告等现象仍存在。三是部门协同仍需加强。多部门在机动车管控、校园周边整治等工作中联动机制不健全,联合执法常态化不足;马路市场治理中日常巡查与联合执法衔接不畅,停车秩序管理等领域部门协作需强化。 今后,我局将以此次人大建议办理答复为契机,认真梳理经验,全面查缺补漏,明确任务分工,用创新发展的思维、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破解当前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将“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聚焦交通整治、停车管理等民生热点,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二)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道路配套建设,在振兴北路等路段规划建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实现人车分流;科学规划城区停车位,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公共停车场规划,在小区、商超等区域合理增设车位,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三)提升管理水平。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严格共享单车备案核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处理车辆积压损坏问题;优化停车位管理,取消阻碍出行车位,将学校周边等区域车位调整为限时停放车位;常态化整治占道经营、违规广告等市容问题,规范户外广告设置。 (四)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在机动三轮车管控、校园周边整治等工作中,加强与交警、社区等部门协同;集贸市场治理中,结合错峰执法、联合执法与日常巡查;停车秩序管理上,协同相关部门整治乱停乱放、私自占用车位等问题,形成管理合力。 临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8月25日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