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汇报 | ||||||||||||||||||||||||
2024-12-04 点击数: | ||||||||||||||||||||||||
|
||||||||||||||||||||||||
|
||||||||||||||||||||||||
今年我局共承办政协提案16件,其中主办8件、分办5件、协办3件。为认真做好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我们对每件提案进行认真分析调研,及时与委员沟通,共商办理措施,确保取得实效,目前16件提案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 今年承办的16件政协提案,主要涉及乡村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村居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方面。 (一)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 《关于加快甘薯产业发展的提案》(政协提案第62号)、《关于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提案》(政协提案第68号)、《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提案》(政协提案第69号)、《关于以工业思维做优农产品深加工的提案》(政协提案第70号)主要涉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做优农产品深加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对这4件提案,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抓好办理落实。 1.加快推进甘薯产业发展。一是全力打造甘薯产业园项目。项目由市农发集团联合县供销集团与中农红薯进行社企共建,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200亩。二是健全脱毒甘薯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烟薯25、济薯26等优良薯种,在全县建设3-5个种薯繁育基地,实现甘薯高产高质高效。三是注重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功能互补和深度融合,同时依托电商服务平台打造多媒体矩阵消费渠道。 2.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业扶持政策,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产业升级发展。重点培育了地瓜、土豆、蓝莓、杞柳、食用菌、白羽鸡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北(地)瓜、南(土)豆、东(蓝)莓、西(杞)柳、中食用菌、全域白羽鸡”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一是县政府出台《临沭县2023年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资金奖补办法》,设立3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对特色产业进行补链、延链、强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逐渐构建农产品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的产业体系。围绕全县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建成地瓜“种植+深加工+销售”、畜禽“饲料加工+养殖+屠宰+熟食加工+销售”、柳编“种植+加工+销售”等三条全产业链,全力推动地瓜、畜禽加工、柳编三大产业的集群发展。三是积极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优势品牌,构建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基础、企业和产品品牌为主体、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的品牌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3.大力发展以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托管服务为主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一是加强领导。成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领导小组,形成临沭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先后出台《关于支持金丰公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通知》《关于支持“双社联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组织召开了两次“双社联合”现场推进会议。三是积极探索。把推进土地托管作为重要抓手,发展一站式农资产品打包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开展职业农民培训等。 (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 《关于打造农产品品牌的提案》(政协提案第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提案》(政协提案第67号)、《关于开展蓝莓种植保险的提案》(政协提案第76号)、《关于落实兑现道地药材资金支持的提案》(政协提案第98号)、《关于严控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政协提案第113号)主要涉及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深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积极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发展、严控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1.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一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管理,印发《关于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 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临沭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二是强化农产品品牌培育。制定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规划,打造临沭柳编、临沭花生、临沭地瓜、临沭蓝莓等优势特色产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是加大品牌农产品营销和宣传力度。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实体店和网店相结合的临沭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同时利用媒体及各类农业展会提升我县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快推进“临沭地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目前拥有10余家甘薯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50万吨。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完善监管网络;建立网格信息数据库,实现监管精准化;强化条件建设,扎实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突出专项整治,严格市场执法;强化农残监测,切实保障安全;狠抓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程度;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舆论氛围。多措并举提升农产品质量,全县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3.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2020年我县作为第一批试点县在全县开展地瓜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工作,下一步将会结合相关蓝莓种植户调研情况,及时汇报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开展蓝莓种植特色保险。 4.积极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发展。2021年出台《临沭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沭发〔2021〕11号) 5.严控中药材中农药残留。一是利用每年冬春大培训机会,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中草药种植农户、农资店经营者进行专题培训,提高用药技术水平。二是农技人员做好现场技术指导服务,摸清病虫害发生情况,给农户提供管理建议,避免农户盲目用药、过量施肥。 (三)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方面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提案》(政协提案第81号)、《关于大力发挥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础性、牵引性作用,带动实现村集体、村民共同富裕的提案》(政协提案第82号)主要涉及村集体增收、农民增富方面。 1.创新实施“双社联合”模式。通过明确“村”“社”“农”各自的职责定位,变“相互争利”为“互惠共赢”,形成“三位一体”利益共同体。截至目前,已有60多个村开展“双社联合”,涉及托管土地面积达3万亩。一是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双社联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6个文件,制定15条具体政策支持举措。二是引导金融机构为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强村贷、产融贷、农耕贷”等产品,累计为服务主体提供贷款近亿元。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成效明显,2020年到2024年项目资金5261万元,已实施农业项目面积突破300万亩次。 2.积极协调流动资金。农发行制定《粮棉油种植贷款管理细则》,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对省农担公司不予担保的,已协调临沭农商银行以灵活担保方式进行信贷支持;对部分村书记同意签字而两委成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股东)不愿意签字的问题,已协调临商等银行按照“头雁贷”办理业务,由支部书记个人签字即可。协调县工商银行开发针对“双社联合”的“强村贷”新产品,全县额度为5000万元。在青云镇试点第一笔的贷款已成功发放。 3.引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承担实施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实施农业产业化、高标准农田、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范化养殖等项目,鼓励第一书记任职村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关于做好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提案》(政协提案第65号)主要涉及农田建设工作。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做了大量工作,2011年至今,全县累计实施47处、59.56万亩高标准农田。 一是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4年我县规划建设10000亩高标准农田,目前正在对项目区进行规划设计。二是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产权接收单位管护范围、管护责任,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建设后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基础设施正常运行。三是加大建后管护资金投入。2023年县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市县建后管护资金80余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续管护。四是2023年6月印发《临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前规划了2024-2030年临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 (五)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 《关于鼓励在外人员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提案》(政协提案第71号)涉及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战略实施。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四雁工程”“百千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大力培育乡村振兴各类人才,努力提升农村生活环境、创业环境,积极推动和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创业,以人才振兴推动产业振兴,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大力开展“雁归兴乡”返乡创业行动。推进乡村人才招引工程,着力构建“近悦远来,雁归兴乡”和谐友好的人才发展生态,大力发展“归雁经济”,优化人才培训服务保障,“四雁振兴类”提供金融助力,做实双招双引,用好用足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统筹县域事业单位岗位,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相关政策。 2.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一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围绕“五清五净”,集中力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二是扎实推进“百千工程”。按照村庄基础设施“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聚力补齐村庄基础设施短板。三是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和农村通户道路硬化行动。2023年全县90%以上的行政村、村内90%以上的居住户实现通户道路硬化。 二、主要做法 县农业农村局始终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把政协提案办理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有效手段,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狠抓工作落实,提高了办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办理分工。成立提案办理领导协调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职能科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人员、时间、精力“三到位”,确保提案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答复。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提案办理。制定了提案办理工作制度,明确办理工作目标、办理责任、办理形式和办理时间,要求办理工作答复率、满意率做到两个100%,确保提案办理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局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联络、服务工作,同时抓好督导落实,确保提案的办理及时高效。 (三)加强沟通调研,注重办理质量。遵循沟通、调研、认识、办结“四个到位”原则,加强与提案委员沟通联系,充分了解委员意图要求,加深对提案内容的认识和把握,认真综合分析,找准关键所在,带着问题去调研,进一步增加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有效保障了提案办理质量。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从今年提案办理情况来看,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程序规范、制度完善、措施有力,办复质量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但也有个别提案存在红薯产业存在品种老化、抗病力差,标准化栽培程度低,深加工能力弱附加值低;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存在着多数产业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中端、农产品加工停留在初级加工水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品牌影响力低的问题。部分委员的建议意见不能得到完全彻底解决,办理工作离领导和委员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同政协委员的联系,认真听取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继续做好政协提案办理落实工作,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真正让领导和委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