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重点工作打算 | ||||||||||||||||||||||||
2025-05-15 点击数: | ||||||||||||||||||||||||
|
||||||||||||||||||||||||
|
||||||||||||||||||||||||
今年以来,临沭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和省、市科技大会精神,围绕产业抓科技,抓好产业强科技,全力以赴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目前已争创三项国家荣誉(万人计划、火炬计划、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四项省级荣誉(省科技强县、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外专双百计划、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承办参与三项市级活动(承办全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外国专家临沭行、全市科技大会典型发言),助企争取资金达4300余万元,顶格召开全县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企业培育、平台创建、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创新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强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元素。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创新主体培育迈上新台阶。一是全县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为10.2亿,同比增长11.94%,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为52.51%,总体位居全市第二。二是科技型企业数量创新高。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精准施策、重点扶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8家,41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1家。三是高新技术产业稳中求进。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2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3.4%,提高1.74个百分点。 (二)人才平台建设进入新阶段。一是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计划,目前234家规上工业企业(石矿、汽暖等特殊行业除外)均建有研发机构。科翰获批2024年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是我县首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福瑞达获批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二是人才工作实现新跨越。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2人,省级人才工程2人,市级创业大赛优胜奖2人。金正大、史丹利获批2024年临沂市人才飞地。三是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技术市场协会科技金桥奖二等奖2项。金正大、史丹利被评为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示范单位”。 (三)科技合作交流取得新成绩。一是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实施“百家院所进临沭”活动,聚焦重点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济南大学、临沂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4个,赴北京、上海、浙江、南京、济南、青岛等地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30余次。举行集中签约活动2次,签约项目16项。二是新领域合作项目持续拓展。邀请天河超级计算淮海分中心来我县进行成果推介2次,目前常林铸业、隆固生物等十几家科技型企业在仿真设计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四)科技政策争取实现新飞跃。一是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已争取市级以上科技扶持资金4300多万元,其中金宝诚、济坤等56家企业获得山东省研发费用财政补助500万元;科翰、中讯通等28家企业获批省中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补助280万元;山田集团获批山东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获得无偿资金200万元;福瑞达、隆固等7家企业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力提升工程,获得无偿资金300万元。二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搭建“科技+金融”平台,用好“鲁科贷”政策和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探索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白名单”内企业融资支持,真金白银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帮助格林汇能、六果铝业等24家企业备案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6亿元,三兴食品、格莱普等4家企业获得贴息补助47万元。 二、明年重点工作打算 2025年是我县全面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县”关键之年,临沭县科技局将借助刚刚争创成功的“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东风,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中全会和省、市有关精神,把激发主体创新活力、服务企业高质发展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线,紧紧围绕人才引育、成果转化、高新培育、平台提升、创新质效等方面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务求实效。 (一)目标任务: 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40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全县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6%以上;争创各类平台10家以上;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项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5人以上。 (二)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项目争取力度。抓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队伍,新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力争新增高企5家以上,科小入库140家以上。支持科翰硅溶胶、山田锂电新能源、中科芯华可降解餐具等项目争取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的基础上,支持现有平台提档升级,新建一批市级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省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推荐山田、金沂蒙等头部企业申报省级创新平台,全年力争新增各类平台10家以上。 三是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深入开展“百家院所进临沭”活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开辟新的研究赛道,解决企业技术、人才需求,组织金微纳米、中农等企业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对接活动30余次。 四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立足我县实际,组织企业积极向省科技大市场靠拢,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应用到我县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形成动态掌握企业需求机制,帮企业找成果,帮院校转成果,围绕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精准滴灌”,力争全年发布可转化成果40项以上,转化科技成果20项以上。 五是加强高端人才引育。紧紧围绕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光电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依托战新企业、科创园区等用人主体,大力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解决技术难题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及其团队。2025年,将依托金正大、史丹利、金沂蒙等重点科技领军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5人以上。 六是加强科创生态建设。为适应新的科创形势,满足企业科创需求,我县投资6亿元建设8万平方米科创中心,主要用于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和成果转化等,通过政府投入搭建公共研发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科创生态环境,源源不断地将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汇聚临沭,为全县培养打造新动能高地提供虹吸平台,助力高效蝶变。同时将有力提升山田先进陶瓷、科翰硅溶胶、金微纳米和锦艺非金属等新材料产业升级,培养打造临沭新材料产业园,力争形成百亿级经济增长极。 七是加强科技服务业发展。支持孵化器、创新创业载体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领域孵化、培育科技服务业企业。同时摸清规下科技服务业企业底数,统筹做好企业监测、服务保障和入库纳统工作。全年力争培育常林高端机械产业研究院、山田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科技服务业企业2家以上。 八是加强科技金融支撑。构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等项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为科技型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全年为戴克生物、盛奥铝业、六果铝业、万华塑编等企业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40余万元。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