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民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 | ||||||||||||||||||||||||
2024-12-30 点击数: | ||||||||||||||||||||||||
|
||||||||||||||||||||||||
|
||||||||||||||||||||||||
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县民政局充分发挥“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职责,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突出重点、整体推动,促使民政各项工作持续向前发展。 (一)聚焦基层基础,机关建设有高度。深化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全省民政系统第三协作区推进会议在临沭县召开。在2023年度全市基本养老服务改革中获优秀等次。孝善食堂经验做法在人民网、大众网等主流媒体刊登推介,《临沂政务信息专刊》刊发,侯素云县长作重要批示,在全市孝善食堂建设运营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在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会作典型发言。朱村入选临沂市第一批地名保护名录。柳编工艺品商会被省民政厅评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出彩社会组织”。 (二)聚焦民生福祉,社会救助有温度。自2024年1月起, 全面提高9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其中低保标准实现“十五连增”。全年共为9469名城乡低保、2489名特困供养对象,871名临时救助对象共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0586万。大力开展农村低保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小切口”整治,制定《临沭县社会救助工作容错纠错机制(试行)》,推进社会救助标准化、规范化。 (三)聚焦特殊群体,兜底保障有力度。推进残疾人“精康融合三年行动”,打造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开展评估150人次、个案训练及团体康复1130人次、家庭赋能减压93人次。推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开展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宣传月、儿童防溺水等活动。为453名孤困儿童发放救助金969万元、为15名在校社会散居孤儿发放助学金13.7万元、将2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助学工程、为17名孤儿提供免费健康体检;为4863名困难残疾人、10288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791万元。开展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特困人员供养等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工作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县民政服务机构进行起底式摸排检查,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6项制度,出台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1项管理方案,确保各项救助政策落实到位。 (四)聚焦老有所养,为老服务有厚度。制定全县孝善食堂建设运营方案和星级评定管理办法,新建孝善食堂6处。成功争创全省“五床联动”试点县。完成37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为4761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0张。为4427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救助金473.84万元、为9072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305.88万元、为74名百岁老人发放长寿补贴金33.28万元。严格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健全完善消防、燃气、食品等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全力保持稳定向好的安全形势。 (五)聚焦婚丧改革,规范管理有深度。将47处农村公益性公墓全部重新纳入卫星定位,实现公墓监控设备全覆盖。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减免殡葬费用458.9万元。制定下发《全县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指导意见》,在临沭街道富民社区和郑山街道陡沟村完成“一村一策”修订样板,打造丧事简办新模式。指导各镇街完成4轮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不断深化婚俗改革成效,举行5·20和七夕集体颁证仪式,为12对新人举办青年集体婚礼办理婚姻登记5995件。 (六)聚焦基层管理,精管善治有强度。坚持党建引领,指导临沭县红星公益协会成立党支部,深化“红心向党,沭社益民”工作品牌。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清理社会组织评比表彰活动,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持续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监管力度,推进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完成临沭县正持大道等九条道路命名工作。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完成全县2263条乡村道路的命名工作。完成全部省级界桩和1个县级界桩智慧化提升试点建设工作。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