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近年来,临沭县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平安和谐校园”“健康校园”创建总体要求,结合全县中小学安全工作实际,采取“三个专题”“五个专项”措施,扎紧了校园安全防线。
建章立制,分层管理。每学期开学后,县教体局安全科与各学校签订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措施。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安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学校与班主任、中层领导等不同岗位的教职工签订了安全教育管理责任书,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实施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学校还通过《告家长书》和开家长会等形式,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使家长成为学生安全的示范者、教育者和监督者。
加大投入,改善硬件。为确保校园安全,县教体局要求各学校努力改善学校安全设施,根据标准配足配齐保安和安保器材,强化校园“三防”建设,确保中小学安防“四个100%”全面达标,安全“一键报警”,彻底实现学校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全覆盖,同时各学校均安装防撞柱,强化了机动车冲撞校园的防范能力。为实现消防设施达标,除了更新消防器材外,针对全县部分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较早的情况,对个别学校的教学楼进行消防改造,实现消防通水,定制疏散标识,安装应急灯。
定期排查,加强培训。根据上级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学校由安全办牵头对学校校舍及附属设施定期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查校舍,包括门窗等附属设施,尤其是多雨、台风、下雪天; 查电线电器;查消防安全。每学期初学校制度师生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培训并组织安全演练。
健康教育,常抓不懈。为使儿童青少年掌握常见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的目的。加强对学校公共安全卫生的管理,建立相应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强化卫生设施设备配备、人员培训、加强对师生身心健康教育,做好校园环境消毒管理,认真执行晨午检制度,确保师生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