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双拥模范县>>正文

临沭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四个一”工作法打造老兵“数质安置”品牌

来源:临沭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23-12-25  点击:

在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中,山东省临沭县曾经面临这样一些难点堵点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国有企业的改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接收能力逐年减弱,安置容量变小,安置面越来越窄;安置对象分布不平衡、过于集中;安置对象职业素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难”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个别单位国防意识淡薄,安置计划难兑现等。为此,该县围绕实现退役军人、用人单位、部队“三满意”,创新推出“一表精准对接、一课助力成长、一会公开选岗、一送优厚服务”数质安置模式,精准实施“全链条、全要素数字化”,实现安置率100%、三方满意率100%,全力提升退役军人安置全周期服务质效,打造“数质安置”服务品牌。

“一表”精准对接。全面梳理近年来安置人员存在的对单位熟悉程度不够、对岗位了解不够充分等问题,着眼展示退役军人能力特点、服役贡献等,对服役兵种、岗位技能、个人特长、安置期望等情况进行“精准画像”。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会同县委编办、人社局、国资等职能部门,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单位用人需求,对计划安置岗位主要职责、能力需求、发展空间等进行“精确刻模”。通过“人岗双分析”,深入掌握3名转业军官专业技能,靶向瞄准公、检、法特需岗位,实现精准“双向奔赴”,提高安置“直通车”效率。转业军士注重从执法、应急、水利、林业、民政、乡村振兴等转业军士擅长的领域挖掘岗位16个,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一课”助力成长。为有效实现退役军人能力提升,由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围绕如何认识自身特点、地方工作需求、个人努力目标等不同维度,引导退役军人找准自身定位、选准突破方向。邀请军创企业家、经济和法律专业人员组成创业就业导师团队,通过思路引导、实操实训等形式,对退役军人提供专业性、实践性指导,帮助他们完成能力转型提升。邀请省、市、县“最美退役军人”代表、创业代表、就业模范人物等为退役士兵传授经验,激励退役军人永葆初心,以奋进姿态干事创业,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和专业素养,加快由军事型人才向地方建设型人才的转变。

“一会”公开选岗。选岗会召开前,组织人武部、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国资委等有关单位成立审核小组,对安置士兵的量化评分进行“一审、复审、终审”三轮审核,并及时进行公示,将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总和作为政府安排工作选岗的主要依据。通过政府官网、临沭融媒等媒体第一时间对退役士兵档案赋分成绩、编制计划等进行公示,向退役士兵详细介绍岗位基本情况、用人需求、职业规划和工资待遇等,接受社会监督。选岗会上,邀请列入安置计划的用人单位派人参加,当场完成人员及档案交接,全程录音录像,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群众监督,扎实推进“阳光安置”与“人岗相适”同向同频。

“一送”优厚服务。安置岗位确定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退役军人“娘家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与22个接收单位对接,实施“送退役军人到岗位”活动全覆盖。认真梳理送岗情况,实时建立数质安置送岗记录档案,用心做好“送退役军人到岗位”活动记录。通过“一人一档”,对每个人的个人信息、思想意愿、到岗情况、单位安置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让安置到岗“面对面、零距离”,真正把退役军人安置全流程服务、闭环式管理落到实处。各部门通力协作,做好退役士兵上岗入编、待遇发放、社保接续等后续安置工作。同时做好上岗回访,持续跟进退役士兵上岗后的工作情况,督促用人单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力所能及帮助退役士兵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做到让退役军人安置前熟悉政策、安置中掌握过程、安置后愉快上岗,真正把“扶上马、送一程”的优厚服务做实做细。

通过“四个一”精准施策,增强选岗透明度,提升安置满意度,全力推进退役军人投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战场”,完善单位需求与个人专长相结合的安置保障制度,深入挖掘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安置岗位与潜在资源,加大专岗归集力度,扩大“直通安置”,完善“阳光安置”机制,实现“三满意”。

上一条:临沭县“三赋能”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下一条:全省优抚褒扬纪念工作推进会来我县滨海革命烈士陵园观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