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临沭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静同志。李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政府网站。
李文静: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能通过《政务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

县政府网站:工业是支撑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李局长,首先请您介绍下,今年以来县工信局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李文静:感谢主持人。今年以来,临沭县工信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先进工业强县”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工作基调,实干奋进、奋楫争先,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回升”的运行态势。
(一)深耕对企服务,厚植发展土壤。“精准把脉”强化调研帮扶。先后开展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重点税收下降企业调研帮扶活动2次,深入全县282家规上工业企业一线走访调研,深化重点企业监测分析、强化重点标志性产业链精准赋能,聚焦精细化工、智能农机、硅基新材料等细分领域重点企业,建立动态监测与运行评估体系。“助企纾困”助企减负扩容。搭建政校企对话平台,召开全县“迎新春 话发展”政校企共谋工业发展座谈会,听取企业新一年发展计划、意见建议和发展需求,凝聚政校企强大合力。积极开展县级领导帮扶活动,先后组织召开全县化肥、机械行业企业家座谈会,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46条,积极开展在外博士服务产业发展座谈会等重要活动,有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动能转化。“政策直达”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连续四年高规格召开先进工业强县开年第一会,印发惠企政策汇编(第八期),奖补2024年工业高质量发展扶持资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进行表扬并颁发奖章,持续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热情。积极协调拨付2023年度临沂市技术改造设备奖补资金126.35万元,惠及3家企业。积极推进高端人才引进政策,联合科技部门深入企业进行政策宣贯辅导,推荐7人申报国家人才项目,3家企业申报市创新创业人才大赛。
(二)强化智改数转,助推转型升级。“技改赋能”传统产业焕新生。紧盯关键节点,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项目储备清单、项目进度清单,以“进度晾晒”“例会协调”等方式加快项目落地。5个技改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8个技改项目列入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数智引领”助力企业抢先机。组织召开“工赋临沂· 数智兴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三行系列活动启动会,围绕数字化转型、智能物联技术、DeepSeek、工业电商、AI大模型等议题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工作动员,全县150余家工业企业参训,20余家企业同专家开展面对面座谈交流。“标杆示范”以点带面促转型。9家企业成功通过2025年基础级(市级)智能工厂申报、复核;经开区化工产业园获评市级绿色工业园区;金沂蒙碳酸甲乙酯项目申报的省级“技改专项贷”贴息项目已进入公示程序;9个项目获批2025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第一批);金沂蒙成功获批2025年省级“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史丹利成功获批2025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奖补资金项目;2家企业成功入选2025年度全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
(三)厚植企业沃土,激发发展活力。“梯次培育”助力企业进阶突围。持续构建橄榄型企业梯次结构,用活用好优质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平台,3家企业实现月度纳统,全市领先;4家企业获批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8家企业获批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9家企业获批(复核通过)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组织推荐10家企业申报(复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企业申报重点“小巨人”企业。“串珠成链”助推产业发展。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3+2+1”产业链工作专班职责分工》,引导6大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出台《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编制完成产业链“四图五清单”,明确发展目标、主攻重点、招商方向和实施路径。“要素重构”深化企业低效提升。摸底认定2025年全县低效工业企业131家(总占地面积4397.67亩),确定第一期优先再开发计划,明确2025年各镇街(区)收储、盘活任务目标,规范企业土地收储和自主更新流程,全力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今年上半年,玉山镇米多多工艺品利用标准化厂房优势,通过对接临沂变捷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新上年加工300万件汽车配饰项目实现低效企业盘活;青云镇的永大肥业实施3300万元技改投资,建成数字化控制高塔造粒生产线,2025年1-5月已实现产值3000万元,全年预计实现产值过亿元。
县政府网站:好的,感谢李局长的详细介绍。通过您的介绍,我们看到工信局为工业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那么,请您再简要谈谈,下半年工信局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哪些方面?
李文静:好的,主持人。下半年,县工信局将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下功夫:
(一)坚持内提升外招引,抓好标志性产业链打造。①强化工作统筹。抓好全市工业经济标志性产业链推进路演会精神落实,加紧协助组建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挥部,重点针对市里确定的我县精细化工、智能农机两大标志性产业链,加强与市局对接,尽快了解链条推进思路和评价考核细则,进一步对三年行动方案和招商图谱进行修改完善,强化政策倾斜与资源要素保障。②抓实项目储备。统筹招商引资与本土培育,以技改项目升级盘活存量,以重大项目招引培育增量,兼顾成熟项目落地与战略性项目布局,重点抓好“四图五清单”的工作落实,围绕产业链图谱,持续摸清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延链补链投资意向,靠上做好服务。③深化链园协同。坚持链园融合发展“一盘棋”思想,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推动园区企业从简单集聚向深度协作转变,探索建立链园协同“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入园联审机制,确保新引进项目与既有产业形成配套;加快建设共享实验室、中试基地、科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协同创新成本。。
(二)坚持稳主体优服务,打好企业培育组合拳。①做强头部企业领航。建立“小巨人”、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分层分类培育库,根据企业营收、专利、研发费用等指标筛选、挖掘“小巨人”种苗企业,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不断壮大“小巨人”后备力量,持续做好中大型企业运行监测和戴克、信科、中润、金正阳等重点企业申报辅导。②做优中部企业支撑。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持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强化“诊断咨询+技术改造+市场对接”一站式服务。③做实底部企业提升。开展“小微你好”专项行动,充分利用“沭企连心桥”,积极开展政策直达快享、科研攻关、小微融资畅通、入统指导、订单对接等活动,加快推进银东、双俊等企业项目达产达效。
(三)坚持优数治强智造,推进数实融合协同发展。①加快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深入落实《临沭县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瞄准新型电子元器件、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大力招引数字经济企业。开展数字赋能转型和数据要素激活专项攻坚,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小企业探索轻量化数改,发展“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②抓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坚持做好金丰公社、宝农信息科技等在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常态化帮扶指导,常态化监测企业经营运行情况,确保业务收入实现合理增长;全力动员指导树根科技、智慧数据等企业升规纳统,争取浪潮、三一盛景智能落户临沭;积极协调金微纳米、金德新材料等企业纳入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统计范围。③推动产业数字化提质增效。深入分析全县细分产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编制临沭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区实施方案,积极申报山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区;持续动员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DCMM贯标等认证;重点跟进华盛化工等7家企业申报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和百事食品等9家企业申报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四)坚持提质量促投资,打好项目建设组合拳。①提速项目建设储备。持续开展“百项技改、百企转型”行动,鼓励引导本土优质企业向战新产业“增资扩产”,对金沂蒙D酯盐产业链提升项目等17个已入库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困难,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达效,形成实物投资量。对上半年摸排储备的优质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和服务,确保按计划开工并纳统。深入摸排下半年及明年技改意向,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省级“技改专项贷”、各级财政奖补等政策的宣贯、解读和申报辅导力度,确保政策红利“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不断提升企业增资扩产的信心。②深化政策落地见效。重点做好7个项目申报国家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1个项目争取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第四批)以及华星纸业箱板纸生产线改造项目申报省工信领域财政资金股权投资项目等跟踪服务,提前谋划下半年绿色工厂(园区)、市级技术改造设备奖补、2025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第二批)等项目申报。
(五)坚持多角度全方位,持续改善企业发展环境。①抓好企业帮包服务。结合选派干部服务重点企业、县级领导帮扶、沭企连心桥等政企沟通服务平台,落实问题收集、分类施策、分级办理、限时办结的闭环机制,及时调度问题解决情况,助力企业降成本、拓市场、稳生产、促增长,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②对标赋能企业管理。实施“百名总裁、千名高管”教育培训工程,围绕企业家精神、战略规划、财务管理、品牌战略等专题,建立必修课和选修课“云课堂”培训体系,助力企业家教育培训扩面提效。③深化亩产评价应用。深入推进亩产效益绩效评价,进一步提高评价对象的准确性、评价数据的精准度。加强评价结果分析,全面落实差别化政策,倒逼低端低效企业“腾位让路”。
县政府网站:非常感谢李局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我县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李文静: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