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庄镇马庄村:雁归桑梓 “三步”引才助力乡村振兴 | ||||||||||||||||||||||||
2025-09-15 点击数: | ||||||||||||||||||||||||
|
||||||||||||||||||||||||
|
||||||||||||||||||||||||
曹庄镇岌山村马庄东靠朱村、西邻岌山地质公园,村民马邦才被中共滨海专属授予“爆炸英雄”称号,是远近闻名的红村。近年来,村庄面貌不断改善,发展思路日渐清晰,回乡创业成了不少人的向往。在上级党委政府分支持下,马庄村积极谋划,在优化环境、教育引导、产业融合上下功夫,吸引更多人才回乡,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一、优化环境强基础,为在外人才“筑好巢”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才能留得住乡愁。曾经马庄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亟待改善。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百千工程”示范村和“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工作接续开展,马庄村对17处院落进行了“一院一品一特色”改造提升,建设完成“99号院”“61号院”等5处公共服务型院落,民宿、农家乐等12处产业发展型院落。现在,村内环境干净整洁,鸟语花香、安静和谐已成为马庄村的代名词,真正为“归雁”营造了安身就业、安心创业的良好环境,筑“巢”工作成果明显。 二、教育引导转观念,让在外人才“愿意来” 为吸引高校学子返乡,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返乡高校学子开展“走进马庄”活动,让学生们感知家乡发展,点燃回乡热情;针对在外往届毕业生,根据有关部门推荐名单,一对一主动联系,引导他们返乡就业创业;建立马庄在外人才库,创建在外人才交流群,及时将各级扶持政策、项目申报指南等进行精准推介。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在外人才家乡行”活动20余次,邀请在外人才、大学生等到现场考察500余人次,邮寄“致在外人才的一封信”1000余封。已招募国学老师、乡村医生、退伍军人、青年创业家20余人,吸引柳编企业家、养殖大户等“归雁”、“鸿雁”人才40余名。 三、产业融合拓空间,助在外人才“展翅飞” 马庄村在吸引人才回归的同时,注重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村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马庄村积极探索“农业+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许多有志于乡村振兴的人才带着创意、带着资金、带着项目认领了不同的小院。例如,“鸿雁”人才张志全运营“38号巧娘小院”,带动柳编妇女人均增收2万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鸿雁”人才孙静流转300亩土地建设岌山蛋品展销基地,获批全市首批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带动周边500户群众规模化养殖。“归雁”人才王浩运营“由礼”文创小院,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从事文创产品加工、制造,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