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临沭县关于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

一、《实施办法》起草的背景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国务院省市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文件,对深入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做出具体安排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2025年6月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研究提出7条政策措施。同时临沭县面临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效就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县研究出台《实施办法》,目的在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稳就业、保民生、聚人才的决策部署,破解就业人才工作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长远发展难题,探索构建系统化、长效化的就业工作机制,推动就业扩容提质。

二、《实施办法》特点和起草过程

《实施办法》不同于以往文件,是按照“调研摸底—探索实践—建章立制—验行出新”的工作思路最终出台的,文件出台以前,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适龄农村劳动力信息、企业用工和人才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推出“码上就业”“入企访学”、线上线下融合招聘、政府市场协作等一系列精准有效的创新性举措。为进一步将这些行之有效的就业服务举措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助推就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出台了本《实施方案》。方案出台过程中,反复征求各镇街及14个县直部门的意见,认真听取省厅、市局有关处室意见建议,最终起草完成了《临沭县关于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

三、《实施办法》与上级政策异同点

本实施办法对目标任务、工作举措、保障措施做出了具体要求,共3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目标任务。聚焦重点群体,围绕“充分基础上的高质量就业”,基本形成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结构优化、就业供求平衡、就业服务优质、就业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局面。

第二部分,工作举措。针对高校毕业生,建立青年人才数据库、定期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班、开展市内外融合引才、落实青年人才政策。针对农村劳动力,建立就业劳动力信息半年摸排、动态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的长效机制,开展“自选式”居家就业工作;针对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做好就业服务保障工作。

第三部分,组织保障。《实施办法》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之间大数据比对、科学研判就业形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要求。

四、实施办法主要内容

作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高质量充分就业决策部署的地方文件,《实施办法》结合地方实际,从多角度对如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出要求,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分类施策稳住重点群体。二是鼓励创业发挥倍增效应。三是培训赋能增强就业能力。四是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效能。

五、大学生职业规划主要指导内容

聚焦高校毕业生“择业迷茫”“经验不足”的现实痛点,邀请经验丰富的大学教授或职业指导师现场指导,内容涵盖自我认知、行业分析、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贯穿案例教学和模拟实战,帮助学生从“学生思维”转向“职场思维”,推进青年职业技能、就业观念同步提升。该活动每年寒暑假根据情况适时组织两期。

六、开展“入企访学”活动的意义

一是零距离探索职业机会。可以跳出网络和海报,亲身走进家乡的优秀企业,直观了解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二是精准匹配,避免迷茫。根据学生的专业提前匹配企业,大大减少了海投简历的盲目性,能高效接触到真正对口的岗位,提升求职成功率。三是建立人脉,积累经验。有机会与企业高管、HR和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甚至可以提前建立实习或就业联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开一个好头。

七、在济南/青岛上学的大学生想参加“面对面宣介”活动是否需要回本地参加

具体的流程是企业组团“上门”服务。由临沭县人社部门牵头,组织我县有招聘需求的企业,直接来到学生所在的城市(济南/青岛)。举办专场招聘会。通常会在当地选择高校或会议中心举办“临沭县名企专场招聘会”或“临沭籍学子座谈会”。面对面交流。学生可以直接在现场与家乡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进行一对一沟通,投递简历,甚至现场面试,所有流程都在当地完成。

八、《实施办法》中青年人才津贴的标准和购房补贴的标准

青年人才津贴的标准:符合条件的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全日制“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年人才津贴36000元、24000元、12000元,补贴期3年。符合条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给予每人每年人才津贴12000元,补贴期2年。

购房补贴的标准:对2022年5月14日(含)后新到临沂市“两新”组织就业或创办企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在临沂市首次购房,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九、《实施办法》中的青年人才津贴申请流程

一是无形认证。每月人社部门通过政务大数据比对,筛选本地区符合当次人才津贴申领条件人选,确定津贴拟发放人员。通过“无形认证”确定的人员无需进行网上申报。二是网上申报。全日制“双一流”本科毕业生、海外留学人员以及其他无法通过“无形认证”确认信息的人员,通过登录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服务大厅(http://zwfw.rsj.linyi.gov.cn/smartsisp-dwwb/#/),进入“人事人才”中“临沂市青年人才津贴”模块如实填写、提交人才津贴申报信息。全程网办,无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

十、作为企业,如何快速获得合适的劳动力资源

一是通过“县、镇、村”三级体系的动态管理,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及时向各镇街或人社部门上报用工需求,县人社局会根据已掌握的求职者信息进行精准匹配,确保您能够找到符合要求的劳动者。二是县人社局会在每月的16日下午在万达广场举行固定招聘会,您可以报名参加。三是您可以借助县人社局的“码上就业”线上平台发布需求,获得更多合适的求职者资源。

十一、作为求职者,如何通过“自选式”居家就业找到合适的岗位

可以通过所在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大厅以及微信群发布的居家就业岗位信息,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工作岗位,您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同时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灵活就业。

十二、报名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途径

人社部门根据征集到的培训需求,主动对接社会培训机构,确定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然后再将已确定的培训项目通过镇街的社区或行业部门进行宣传,有培训需求的群众可通过宣传的电话直接报名,也可到培训机构现场报名。

十三、“社区夜校”培训项目内容

社区夜校是由人社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总工会、妇联、残联等单位共同打造的一个培训品牌,主要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培训需求,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为核心目标。在培训内容上,包括电商直播、鲁绣制作、养老服务等职业技能类,绘画、舞蹈、围棋等艺术素养类,社区安全和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类。通过广泛的培训,让社区夜校成为促进就业创业、丰富社区文化、助力基层治理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十四、大学生创业者免费入驻的创业场地有哪些

我县目前有3处可供创业者申请入驻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分别是县创业大厦(联系电话:18369375006)、县经济开发区的高研中心(联系电话:18353915538)和青云镇的“柳编小镇”(联系电话:15853956599),三年孵化期内,免费提供创业场所,物业等费用按照标准梯次减免,第一年收取1/3、第二年收取2/3,第三年全额收取。欢迎有入驻我县创业孵化器的创业者积极报名申请。

十五、返乡创业人员是否有创业扶持政策。

我县目前的创业扶持政策主要有:创业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跟踪服务和一次性创业补贴(0539-2983257)、创业培训(0539-2983255)、创业担保贷款(0539-2983252)等政策,具体情况可以浏览临沭县人民政府网站或是拨打业务科室电话进行详细咨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