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要求,体现了临沭县对森林火灾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态度,是应对森林火灾的行动指南,更是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预案》明确了工作原则与灾害分级,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快速反应、安全高效的原则。同时,将森林火灾按照受害森林面积、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为不同等级的火灾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组织指挥体系方面,《预案》构建了以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为核心的架构,明确了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单位及其职责。火场前线指挥部遵循“一个前线指挥部、一个现场指挥官、一个处置原则”的规则,避免了多头指挥和盲目行动,提高了扑救效率。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涵盖多个部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合力。
扑救指挥体系方面,《预案》对火场前线指挥部的机构设置、编成、职责任务以及指挥权限等进行了详细规范。总指挥、灭火专职指挥、副总指挥等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确保了扑救工作的有序开展。
应急处置力量方面,《预案》明确建立由应急管理、自然自然和规划、公安、气象等领域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森林防灭火专家组,对火灾前期工作进行了细化;突出加强了对扑火行动的安全行动管理,建立了现场与前线指挥部等工作联络机制,筑牢森林防火立体屏障,织密森林防火墙,提升救援保障能力,为打赢我县森林防灭火攻坚战提供坚实基础。
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方面,《预案》将火险预警划分为四个等级,并明确了不同等级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和响应措施。这种预警机制有助于提前做好防范准备,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在应急响应方面,《预案》设定了Ⅲ级、Ⅱ级、Ⅰ级三个响应等级,根据火灾的严重程度和扑救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分级响应机制能够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调配资源,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灾后恢复与总结方面,《预案》对火灾后期处置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火场清理看守、终止响应、火灾评估、火案查处、事故善后、约谈整改、灾后恢复、总结复盘、奖惩追责以及信息发布等内容。这些措施有助于在火灾扑灭后,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控机制,为今后的森林火灾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预案》的实施对于临沭县森林火灾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还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预案》的实施也为临沭县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助于推动临沭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