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 沭政发〔2025〕2号 | 成文日期: | 2025-07-25 |
发布日期: | 2025-07-28 | 效力状态: | 生效中 |
沭政发〔2025〕2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临沭县关于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临沭县人民政府
2025年7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临沭县关于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
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临沂市《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临政发〔2025〕4号)文件精神,破解就业人才工作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长远发展难题,牢牢扛起稳就业政治责任,探索构建系统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推动就业扩容提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部署,聚焦临沭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农村剩余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围绕“人才强县”工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年均新增就业5500人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工作举措
(一)分类施策,稳住重点群体
一是全力促进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就业。1.构建动态化青年人才数据库。建立健全青年人才数据库,动态掌握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情况,摸清专业、学历、就业意向等,细分毕业生群体,精准掌握本土青年人才流动脉络。县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制作关键数据采集二维码,定期调度数据采集情况;教育部门依托关键数据采集二维码,开展历年临沭籍高考(中考)考生录取院校、专业、联系方式等信息的采集工作;人社部门依托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临沭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热线、青年人才数据库等渠道,持续动态追踪未就业人员,通过数据共享,构建覆盖临沭籍青年学子从“高考启航”到“职场扎根”的全流程动态跟踪体系。(牵头单位:县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人社局)
2.深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聚焦部分高校毕业生和学生家长就业规划不明确、就业方向迷茫、慢就业、缓就业及创业低端化现象,每年寒暑假期间定期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班,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转变就业观、择业观、积极理性就业。县人社局将企业需求与青年人才数据库中的人才进行精准匹配,将专业匹配的学生信息推送教育部门,教育部门负责邀请相关学生及学生家长参加职业规划培训。人社部门邀请经验丰富的大学教授或职业指导师,进行现场授课。(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县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县教体局、团县委、县人才集团)
3.市内外融合引才。针对市内高校临沭籍学生,与市内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各镇街负责征集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并上报人社部门,人社部门联合市内各高校,每年3-5月份由学校组织专业匹配的临沭籍学生定期开展“入企访学”,通过进企业、实地游的方式,提高供求双方对接精准度。针对青岛、济南等省内重点城市,组织有人才需求的企业与这两个城市所有高校专业匹配的临沭籍学生面对面交流宣介,提高人岗匹配率。(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县教体局、县人才集团)
4.落实青年人才政策。对于符合青年人才津贴和购房补贴条件的人员,经公示无异议,在3个月内,按程序及时发放到位。筹集人才公寓220套,符合条件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各类高层次人才可免租金入住3年;整合县内创业大厦、众创空间等孵化器14000平方米,符合条件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来临沭创新创业的,可免租金使用。(牵头单位:县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住房保障中心、县经济开发区、县人才发展集团)
二是集成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1.建立农村劳动力和企业用工需求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县、镇、村”就业三级体系,各镇街开展好农村劳动力信息、企业用工人才需求摸排,指导各村(社区)明确专人做好劳动力信息动态管理工作,建立待就业劳动力信息每半年上报、辖区内企业用工人才需求可动态上报的长效机制,人社部门汇总后精准进行供需匹配。(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县医保局)
2.探索“自选式”居家就业工作。深化“社区微业”行动,大力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便民生活圈”双圈融合,以企业困难下岗职工和不能离家外出就业的老年人、宝妈等各类群体为重点,各镇街在辖区内滚动摸排适合居家就业的手工加工点信息,通过会议、村村通、微信群、明白纸等方式,把居家就业岗位信息层层传达至群众,组织群众开展“自助餐”式自选岗位工作,同时摸排群众培训需求,上报人社部门。人社部门根据加工点用工需求,组织开展专项招聘,搭建供需对接桥梁。并联合工会、妇联、农业农村等部门,按照“群众点单、企业接单、政府培训”的工作思路,分批分次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县总工会、县妇联、县农业农村局、县残联)
三是做好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就业服务保障。加强人社、退役军人、残联等部门数据互联共通,确保残疾人、退役军人“底数清、情况明”,全力做好两类群体的培训、就业推荐、技能鉴定等工作,进一步健全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就业帮扶机制。(牵头单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残联;责任单位:各镇街、县人社局)
(二)鼓励创业,发挥倍增效应
一是构建创业服务矩阵。构建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创业服务体系。县人才发展集团、高研中心、青云镇分别负责我县3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及新建科研中心的运营管理,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所,推进各类创业孵化资源集成服务。各镇街负责实体类创业项目的规划落地。(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县人才发展集团)
二是加大创业金融支持。对创业者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作用,持续发挥“创贷+商贷”金融产品助力作用,在全市率先探索试点“创贷+稳岗扩岗贷”专项金融产品。财政部门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确保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优惠。(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三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深入落实创业沂蒙行动,整合创新资源、组织创新活动、赋能创新产业。人社部门依托全市16类共享创业导师专家库,开展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跟踪服务等创业赋能活动。农业部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师傅带徒”创新试点、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和沂蒙乡村之星评选,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三)培训赋能,增强就业能力
围绕康养托育、现代服务、新职业、地方支柱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创新培训模式,打造“社区夜校”微技能培训品牌。各镇街广泛征集辖区内企业和群众培训需求,动态上报人社部门,由人社部门分类汇总,按行业开展相关培训。县农业农村局、县总工会、县妇联结合各自职能,重点征集行业内群众培训诉求,依托重点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根据镇街需求,动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社部门重点做好社会培训机构的监管工作,引导社会培训机构根据群众培训需求,动态更新培训内容,依托“社区夜校”等小而精的培训方式,适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县农业农村局、县总工会、县妇联)
(四)多措并举,优化公共服务
一是完善线上线下融合招聘。采取“线上+线下”模式,促进人岗精准匹配。线上利用“码上就业”二维码,收集汇总企业用工需求,依托各镇街、总工会、残联、融媒体中心、人才集团等部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每周动态发布招聘信息;线下每年春节假期后固定开展“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同时每月16日固定开展线下招聘,线上线下融合优服务促就业。(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各镇街、县总工会、县残联、县融媒体中心、县人才集团)
二是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做优做强临沭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快培育专业、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完善“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互衔接机制。人社部门将全县3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纳入管理,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挥匹配供需、专业高效的优势,加大与青岛、上海、济南、杭州等地的劳务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县人才集团与外地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深入挖掘外地优质就业岗位,政企融合拓岗保用工。(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人才集团)
三是搭建“数智化”服务平台。县人才集团在产业园内设立AI智能直播带岗间,利用DeepSeek智能分析、AI Mate交互引擎,生成AI直播“数字人”,建立“数字人”直播送岗全天候线上招聘机制。人社部门加大“优职优工”等就业一体机推广力度,为不同层面的未就业群体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岗前咨询、线上面试等就业服务。两部门联合打造“职道遇见你”工作室,常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求职选择、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一对一”就业指导咨询服务,打造更多具有临沭特色的就业公共服务“样板间”。(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人才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临沭县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作用,统筹组织开展全县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各镇街、县直有关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协同联动,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跟踪调度,形成高效运行的工作落实机制。
二是加强督促指导。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作为相关部门单位年度工作成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增强调研精准度,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抓好过程管控,实行定期调度、定期研究、定期总结工作机制,全力助推全县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走深走实。
三是营造浓厚氛围。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战略部署,宣传我县支持就业创业的好政策、好项目、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就业的浓厚氛围。
【关闭窗口】 |